第(3/3)页 “也就是说,是陕西的人,诬陷山西的人,来行刺我?” “其实也有可能,栽赃嫁祸,故弄玄虚。” 朱允熥快速分析说道。 蒋瓛不敢发表意见,也不敢提出结果,只是站在旁边,什么都没说。 “那些武器呢?” 朱允熥问道。 蒋瓛道:“我这就送过来。” 武器都放在朱允熥面前,上面果然有工部的标识,全部是送去秦地给秦王的武器。 就连射了姚广孝的箭,也是工部的箭。 “刺客怎么可能,会用可以证明自己身份的武器?” 朱允熥淡淡地说道:“随便找两个铁匠打造的武器,也要比直接拿这种军用的好。” 蒋瓛点头道:“陛下也是这样认为的。” 如果连这一点都想不到,朱允熥觉得,皇爷爷就不是皇爷爷了。 想到昨天工部尚书郑赐,从朱允炆那边离开,明显很有可疑,像是在说明什么。 有人要推卸罪名,或者要出卖、利用某些人。 只是这种手段,用得有些笨拙,漏洞很多,朱允熥一眼看出来有问题。 “帮我传李先生过来。” 朱允熥说的李先生,就是李至刚,他在工部当过郎中。 过了没多久,李至刚走进镇抚司,道:“殿下,我来了。” “你看这些武器。” 朱允熥拿起一把刀。 “工部交付给兵部的武器。” 李至刚一眼看出来了,道:“还是去年锻造,准备送去给秦王的武器,刺客用的吗?” “没错!” 朱允熥点了点头。 李至刚想着说道:“去年至今,工部交付了两批武器给兵部,按照时间推断,已经送去陕西了。” 朱允熥问道:“工部会不会有多出来的武器,没有交付给兵部?” 李至刚道:“有这个可能,工部锻造武器的时候,避免会有损坏,一般会比需求锻造多一些,再交付出去,多出来的留在工部下一次用。” 说着,他想到了,昨天郑赐秘密去见二皇孙的事情。 刺杀的内幕,好像要揭开了。 朱允熥心里暗叹,在想他们做得,确实很笨拙,道:“蒋指挥使,麻烦你们锦衣卫,帮我偷工部的名册出来,记住是偷,不能让任何人发现。”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