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朱允熥故作好奇道:“我只是说,捡到一本,被撕了两页的名册,你就说让我饶命,郑大人此言何意?” 他饶有兴趣地,往郑赐看去。 就是要郑赐,亲口把那些事情说出来。 郑赐心里很慌。 被发现了,九族真的不够死,这段时间提心吊胆,没想到最担心的事情,还是要发生。 如果求饶,主动配合。 说不定还能请求,希望朱允熥留下自己的家人,他以死谢罪,不用全家一起死那么惨。 念及至此,郑赐豁出去了,磕头道:“殿下,臣愿意配合殿下,但能不能饶我家人一命?” 他自己死好了,千万不要连累家人。 朱允熥觉得这个郑赐,头脑还挺清醒的。 知道要和自己谈条件,谈怎么交换,没有朱允炆那样说话都是结结巴巴。 “好啊!” 朱允熥只是口头上答应,实际上答不答应,以后再说。 对于要杀自己的人,朱允熥没必要和他讲究仁义,死了也就死了吧! “多谢殿下!” 郑赐连忙说道:“是二皇孙殿下,让臣配合,他说秦王想要杀三皇孙殿下,找到了二皇孙合作,二皇孙想利用秦王,于是把我们工部里面,剩下给秦地的兵器全部拿去给刺客用,一旦刺杀开始了,所有都将会指向秦王。” 他把这一切,都坦白了。 正好和朱允熥猜想的差不多。 只是通过郑赐的口供,朱允熥得到一个具体的名字,那就是秦王朱樉,自己的亲二叔。 同样身为秦王,李世民能杀兄囚父,为了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亲二叔要杀侄儿,岂不很正常? “他让你帮忙,你就帮忙?” 朱允熥淡淡地问:“他许诺,给了你什么好处?” 没有足够的好处,谁愿意冒这个险? “二皇孙说,等他登基当皇帝,将会恢复丞相,我就是丞相。” “同时给臣一块牌坊,立在老家祠堂,追封臣的父亲,光耀门楣。” “以后我郑家儿孙,想要考科举,无论学识如何,都可以高中。” “臣一时承受不住诱惑,答应了二皇孙。” 郑赐把这些空头支票,都说了出来。 文官最高的梦想,大概就是丞相,郑赐也很想当真正的丞相,不是内阁的那种。 另外,皇帝赏赐了一个牌坊,确实可以光耀门楣,甚至在郑赐这里,可以单开族谱。 他的这个郑家,在地方差不多可以一步登天,成为地位最高的豪绅豪族,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家族的利益对于某些人来说,比个人利益更重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