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过两天,等咱让朱桂他们几个兔崽子去就藩了,再给你圣旨,让你当皇太孙。” “然后咱什么都不管了,你自己处理政务。” “咱辛苦了一辈子,得回去和你的郭奶奶好好休息,以后辛苦你了。” 朱元璋暂时放下了,朱允炆那件事。 然后政务,他也打算放下。 辛苦了一辈子,就不能享受享受吗? “皇爷爷是想让孙儿监国?” 朱允熥早就猜到了,朱元璋可能这样做,又道:“孙儿得到的权力,比我父王在的时候还要大吗?” 朱元璋点头道:“没错,之前让你理政三天,做得挺好的,如今又有内阁在,不会太麻烦,如果谁不配合你,随便收拾,不敢收拾的让咱来。” 停顿了下,他又道:“以后大明都是你的了。” 朱允熥说道:“是皇爷爷打下来的大明江山,也是属于天下人的大明,不只是孙儿一个人的。” 朱元璋说道:“说得好,大明是天下人的大明。” 朱允熥又道:“孙儿要提前说明,监国的时候,如果有什么做得不好,还是会麻烦您来帮忙。” 朱元璋笑着道:“咱当然会给你擦屁股了。” “还有呢……” 朱允熥想着又道:“孙儿过段时间,想去一趟江南地区,最远可能要到福建。” 朱元璋的表情,这就严肃起来,问:“可是为了你那些出海贸易的事情?” 朱允熥点头道:“这是其一,其二,皇爷爷是否发现,朝中官员,基本来自南方?” 南方文气最盛,特别是经历了元朝,让南方的文人最多。 大明的官员,确实大部分来自南方。 “孙儿去一趟南方,也是想摸清楚南方的情况。” “未来一定要进行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南方的官员最多,他们的官绅、豪绅也是最多的。” “将来绝对会成为,这两条政策最大的阻力。”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孙儿要摸清楚他们的具体情况,便于以后改革,说不定还能在南方,埋下相应的种子。” “至于出海贸易,只是孙儿的计划之一。” “还请皇爷爷,允许孙儿走这一趟,孙儿也是需要功劳,出海贸易,能为大明赚很多钱,可以为皇爷爷下一次北伐准备足够的粮饷,也是一场大功。” 如果没有老朱的同意,朱允熥不敢贸然离开。 顺便在今天,一起提出来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