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在南巡的时候,朱允熥就曾这样想过,大明的土地上,不能只种单一的一种作物。 如果出问题了,就是整个大明的问题。 “陛下,臣认为,殿下所言在理。” 李焕文虽然没啥能力,但好歹也是户部尚书,平时接触了不少来自地方的关于农业的文书。 农业上的事情,还是懂的。 朱元璋微微点头道:“允熥说的确实很对,你们户部负责协调办好此事。” 李焕文总算能在老朱面前,挽回一下自己的名声,忙道:“是!” 朱元璋说道:“接下来的早朝,交给允熥了,张文保你跟咱来,咱们再聊聊红薯。” 他对待红薯,比对待金子还重视。 只有真正经历过饥荒的人,才知道红薯的重要性。 朱允熥说道:“继续上朝,你们有没有其他要说的?” 很快,结束了早朝。 朱允熥回到文华阁,只见姚广孝送了一份,来自沈旺的书信。 “江南地区的情况,发酵到了顶峰。” 姚广孝说道:“我们应天府在早期是有影响,但影响不大,随着放出的布帛丝绸,价格快速压下去,现已平息。” 这一次计划,本就是为了对付江南地区,为那些豪绅准备的。 朱允熥要通过这次事件,把江南地区的豪绅地主,彻底的收复了,现在的结果让他很满意,沈旺也确实是个可以干活的人。 “那些贷款的商人,现在都在求着钱庄放过。” 朱允熥看完了沈旺的书信,笑道:“沈旺的这个方法,确实挺不错的。” 姚广孝笑道:“轻松地把那些豪绅拿捏了,接下来怎么办?” 朱允熥说道:“继续按计划执行,沈旺会操作的,不过道衍大师能不能代替我走一趟苏州府?” 他刚南巡回来,再去就不合适了。 否则,他还是挺想自己再走一趟。 姚广孝问道:“可是要收复那些江南商人?” 朱允熥点头道:“非大师不可!大师的能力那么好,让你做的事情,不知不觉多了。” 姚广孝倒不觉得有什么,笑道:“能者多劳,臣保证完成任务。” 他答应下这件事,能为朱允熥做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