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你那么快,又想偷懒了?” 朱元璋听了朱允熥的话,忍不住笑道:“还是说,你又想出去,到处走了?” 朱允熥说道:“孙儿只是随口问一问,毕竟皇爷爷才是皇帝。” 他没想过,要再出去走了。 现在当上皇太孙,出去的机会越来越少,也没这个必要。 除非是要去拿军功,继续在军队里面立威。 朱允熥说道:“如果皇爷爷想享受生活,那么孙儿保证,能帮您把大明治理得好好的。” 老朱这个年纪,其实也没几年了。 如果现在安心地休养,不用一直熬夜肝政务,说不定还可以多活几年。 朱允熥当然希望,朱元璋可以活得更长久一些,他是真心对自己好的。 朱元璋说道:“那就把大明给你了,咱继续享受生活。” 朱允熥说道:“皇爷爷忙碌了一辈子,是该享受享受了。” 这句话又让朱元璋感慨万分。 确实忙碌了一辈子,要不是有朱允熥,他都不知道,自己还要忙到什么时候。 “皇爷爷可以让徐院使,给您准备一些养身子的药膳。” 朱允熥吩咐道:“好好补一补,把以前吃的苦补回来,说不定您还能给孙儿,再添一个小皇叔。” 朱元璋哭笑不得道:“臭小子,咱都这个年纪了。” “你不会是在暗示咱,尽快为你安排成亲,然后可以让咱抱一抱小重孙吧?” 他哈哈一笑。 朱允熥说道:“孙儿可没这样说,都是皇爷爷您说的。” 朱元璋说道:“行了行了,咱让礼部尽快安排,哈哈……对了今年还有一件,比较重要的事情,你可别忘了。” 朱允熥说道:“皇爷爷请说。” 朱元璋说道:“上一次恩科在洪武二十四年,今年就是洪武二十七年,正好三年,咱交给你负责,可能做好?” 洪武时期的科举,总共举行了七次。 在洪武六年,到洪武十七年之间,还曾中断了十一年,主要是通过国子监和举荐补充官员。 后来恢复科举,每一次都是特别重要。 古代官僚体系当中,科举一直是特别重要的。 也是很多读书人,最梦寐以求的一件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