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朱允熥说道:“既然大师知道此事,干脆给我推荐一个可以用的人,如何?” “可以用的人?” 姚广孝最近在金陵城内,没少和其他人进行各种的交流,知道的人还是挺多,寻思着说道:“臣推荐的这个人,只怕殿下不一定敢用。” 朱允熥听着就来了兴趣,问:“到底是谁?大师会觉得我不敢用,请大师明言!” 姚广孝说道:“刘士瑞!” “刘士瑞?” 朱允熥得到这个名字,认真想了好一会,道:“这个名字很陌生,我应该从未听过。” 姚广孝说道:“他的祖父,殿下应该认识。” 朱允熥好奇地问:“谁?” 姚广孝道:“刘伯温!” 朱允熥恍然大悟:“原来是他!” 提起刘士瑞,朱允熥确实不认识,但提到刘伯温,瞬间联想起来了。 原来是刘伯温的孙儿。 刘伯温陷入了朝廷斗争,再有朱元璋的原因,死得不明不白。 但是刘伯温的后人,还是能活下去,这个刘士瑞年纪已经不小了,继承诚意伯的爵禄,但不再当官,平时读书写诗,日子过得还挺津津有味。 怪不得姚广孝说,朱允熥不敢用。 刘基刘伯温的死,多少和老朱是有关系的,他们刘家的人,应该会怨恨吧?把宣传的渠道,交给这样的人似乎不妥。 朱允熥说道:“道衍大师为何要推荐他?” 姚广孝说道:“我和此人接触过,有能力,又有才华,只是不想再出仕,而他对朝廷,是没有怨言的。” 就算还有怨言,朱允熥都不觉得奇怪。 “另外,他最近还有一个麻烦。” 姚广孝又道:“这人一旦闲下来,总喜欢发牢骚,特别是文人,刘士瑞也如此。” 朱允熥问道:“他做了什么?” 姚广孝说道:“写了一首,抨击陛下的诗,被家仆告发,已经关在应天府的牢房里面了。” 真正有风骨的文人,脾气一般是比较奇怪的。 刘伯温是明初诗文三大家,作为刘伯温的孙儿,刘士瑞的才华肯定不会太差。 朱允熥问道:“孟端上报了吗?” 姚广孝说道:“如果孟端上报了,殿下应该能看到相关的奏章。” “我差点忘了。” 朱允熥说道:“来人,把孟端和应天府所有的奏章送进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