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其他的读书人,后续都是外派到地方当官的,想要进入中枢,就得看他们未来的政绩,好的话才能一步一步升迁上来。 朱允熥说道:“也还不错。” 他记得历史上的杨荣,是一甲进士,现在成了二甲,把他考科举的时间提前了,才会导致如此。 杨荣又道:“臣是来多谢殿下,给臣这个机会。” 朱允熥说道:“你是有能力的人,无论到哪里,都会绽放异彩,这样吧……” 他想到自己的东宫,属官不是很多。 尽管不是太子,但太孙的作用和地位,和太子差不多,因此朱允熥也有自己的詹事府。 詹事府差不多就是他的小朝廷了。 以前的朱标,当然也有。 朱允熥现在属于全面监国,詹事府里面的官员几乎没有,属官也不多,内部并不完善,但是想把杨荣塞进去,道:“你在我的东宫詹事府兼任主薄,如何?” 主薄是从七品的,比五经博士还要高。 杨荣躬身拜道:“多谢殿下。” 他心里还是欣喜不已,朱允熥这样安排,就是把他当作身边的官员,这是难得的机会,以后就能一直跟在朱允熥身边了。 朱允熥道:“稍后我再给你旨意。” 杨荣再道:“臣领命,多谢殿下的恩赐。” 他本来只是想进来表示感激,又能兼任一个新的官职,是个意外的收获。 感激完了,朱允熥也安排完了,便让他离开。 朱允熥不是皇帝,但现在监国,翰林编修在得到朱元璋的授权,还是直接对朱允熥负责。 让杨荣离开后,朱允熥便让人进来,写一份旨意。 负责这个工作的,正是景清了。 景清领了命令,把旨意写完,交给下面的人,站在朱允熥面前,有一种欲言又止的感觉。 朱允熥好奇地看着景清,这个敢于刺杀朱棣的人,竟然在自己面前欲言又止,好像在怕什么,问道:“你有什么话想说的?” 景清一惊,没想到还是被看出来了,忙着上前道:“殿下,臣有一个问题,不知道该不该问。” 朱允熥说道:“有问题,就提出来。” 景清犹豫着又道:“但是这个问题,可能会让殿下生气,触及到一些秘密。” 对于此话,朱允熥感到兴趣了。 到底什么问题,能让自己生气,甚至会触及秘密? 他道:“你尽管说,哪怕你大逆不道,说了谋反的言论,我也不生气,也不罢免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