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朱允熥暂时不做其他,就连理番衙门,也被他暂停了。 把目前的事情解决了,再处理理番衙门的事情。 重新监国,麻烦还是挺多的。 还好的是,没什么别的事情。 朱允熥离开之前的那些安排,老朱都能处理得特别好。 尤其是经济问题,比如钱庄,如何和朱高炽的钱庄拓展配合等等。 “皇爷爷还是很厉害的。” 朱允熥感叹道。 以乞丐出身,当上皇帝的人。 能不厉害吗? 古代人只是没有朱允熥那么多见识,也没有现代社会那些知识。 如果朱元璋也有,现在的大明,说不定已经横推到欧洲去了。 “宿迁的奏章。” 朱允熥翻阅着,发现了一份,邓辉送进京的奏章,吩咐道:“来人,把宿迁的奏章,全部给我找出来。” 摊丁入亩和官绅一体纳粮这件事,还是有必要进行到底。 但想要做好,并不容易,肯定会有人反对,也有人抗拒。 宿迁那边的试点,显得特别重要。 通政司的人,赶紧去找。 过了没多久,有关宿迁邓辉的奏章,全部放在朱允熥面前。 一共七本。 在这期间,邓辉没少上奏,不过都是朱元璋处理的,朱允熥在北伐,没有接触过这些。 他全部翻开来看。 首先是邓辉去年的上奏,摊丁入亩和官绅一体纳粮做得很好,把田地分配下去后,上交的粮税比之前翻倍了。 后面的奏章,都是分享一些,摊丁入亩的经验。 还有百姓如何积极,怎么努力等。 到了后来,邓辉把这个试点扩大。 让更多地方,都在进行这种税收和耕种方式。 同时那些红薯,也传到宿迁,他还写了写红薯的产量有多高。 奏章的最后,开始写当地的地主,如何的反对,抗拒这种试点方式。 把试点扩大经营,开始遇到阻力了,触及到那些地主的利益,有人在极力反抗。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