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李景隆:“……” 怎么看出来,自己在狡辩? 朱允熥说道;“说了就说了,尽快北上吧!燕王在北边,安排好一切,只等你过去。” 袁宇道:“臣明白了!” 确定没什么事情了,袁宇先退下去,准备安排北上的事情。 李景隆也准备离开的,但朱允熥有一件事,想让他帮忙。 “李景隆,你等会再走。” “殿下找臣,有什么事情?” 李景隆马上再跑回去,兴奋地问。 朱允熥说道:“你觉得,现在送信,方不方便?或者大明的驿站等,是否方便?” 问起这个问题,李景隆的脑子里,快速旋转思索。 想的应该是怎么回答。 还有朱允熥这样问,到底有什么深意,有何意义等等。 无缘无故,问这个问题,让李景隆很意外。 但是想到朱允熥监国之后,所做过的事情,以及朱允熥现在的性格,通常问出这个问题,一般是想改什么。 在此之前,朱允熥不断地改了,很多制度。 李景隆觉得,朱允熥一定想改某些事情,那就顺着这个方向回答,应该不会错的。 跟在朱允熥面前,面对这些问题,应该如何回答,有时候显得特别关键,并不是你想怎么回应,就能怎么回应。 这就是当官,要如此考虑人情世故。 考虑到最后,李景隆说道:“臣认为,不好,很不方便!” “哦?” 朱允熥听到李景隆这个回答,完全不感到意外,问道:“如何不好,如何不方便?” 李景隆快速结合最近的见闻,道:“先从送信开始,一封信需要送到外地,臣等大户人家,家里有的是仆人可以送达,但普通百姓怎么办?只能找专人去送,但这些专人,价格极其昂贵。” 他这么说的原因,也是考虑到,朱允熥和朱元璋一样,心里肯定两个字——为民。 既然提出了这件事,解决的应该不只是送信问题。 还有民生! 只要往为民的方向靠拢,李景隆认为一定可以说中朱允熥心里所想的。 看到朱允熥脸上的表情,没有其他变化,但还是微微点头,李景隆明白,自己猜对了,又道:“大户人家不在乎,但普通百姓送不起信,这是臣的见解。”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