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邮局帮殿下做好了。 北上草原的事情,现在也要开始。 李景隆心里大稳,这两件重要的大事,现在全部落实到位,特别是关于邮局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 商队需要低调,不能抢了风头。 “殿下安排的商队才是主要的,我们尽量地低调。” 李景隆继续叮嘱说道:“不过,应该缴纳的税,一定要尽数缴纳,不能漏了一文钱。” 他当然知道,放开贸易,为的是收税。 其实还有一个,拉动经济的原因。 但是这些李景隆不懂,眼里看到的只有税。 税务改革,改了那么长时间,现在谁不知道,殿下抓税,抓得特别严格呢? “你也别耍小聪明,一切按照规矩办事。” 李景隆语气凝重道:“正常应该怎么样,那就怎么样,别让外面的人,抓住我们李家的把柄,否则一切努力,将要全部白费。” 李增枝郑重点头道:“大哥放心,应该懂的,我都懂,你等我好消息。” 李景隆说道:“去吧,注意那些江南商人的动向。” 李增枝道:“好!” 再然后,他先回去了。 李景隆再看眼前的邮局,兴奋地搓了搓手。 大功告成了。 尽管来寄信的人,还不算很多,但驿站改变,算是成功了。 李景隆想着,道:“来人,出去走走。” 他有些意气风发,带着十多个随从,策马出城。 当然是去巡视,其他地方的驿站,看具体怎么样了,发现有一些,在应天府其他县的驿站,已经有人开始尝试入住。 在空闲的时候,有路过的旅客,在驿站给点不是很多的钱,就能住进去。 按照朱允熥的规划,以及李景隆的执行。 在城内,负责写信、派送信件的地方,才叫做邮局,但在城外,那些原本的驿站,还是叫做驿站。 朱允熥虽说把驿站统一改成大明邮局,实际上是把这两个,融合在一起来用的。 目前效果,特别显著。 看到还有人尝试,在驿站里住宿。 李景隆觉得,这是很好的结果。 他快速策马,大概巡视了一遍周边,确保完全没有问题,这才回去。 至于更远的地方,暂时没办法确定如何,但他会安排人前去,一个接着一个地改。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