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抱着这样的心态。 刘晨阳团队才会被楚云飞要求搞这个线膛迫击炮。 虽然刘晨阳的能力还算不错,有留学经验,有技术基础。 只是楚云飞下意识忽略了那孱弱的军工业基础。 现如今出现问题。 当尽快调整才对。 楚云飞的意图很简单。 要么就下大力气搞,要么就不搞。 每年拨款一小部分,而后就这么吊着项目,实际上没有任何的意义。 刘晨阳自然不敢夸下海口,立军令状。 国内的军工生产设计一直都是薄弱的一环。 何况此次关系甚大,他们不是没有PlanB方案。 “晨阳,这样,你们技术团队转而进行82毫米滑膛迫击炮的仿制工作上面来,尽快提高产能,至少要满足整编所需。” “至于后面是否会重启线膛迫击炮的项目研究,要根据西北制造总局方面的产业升级进度调整。” 刘晨阳略显失落。 他很看好线膛迫击炮的项目。 至少在山地地形之中。 这类的迫击炮能够很好的取代山炮和野炮。 可做不出来,他也没办法。 新式武器的研发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去试错。 何况线膛迫击炮在这个年代本身就是独一份。 困难很多,阻力也很大。 楚云飞拍了拍他的肩膀:“不要有什么压力,即便是打完了小鬼子,线膛迫击炮也是有前景的,你的团队已经积累了相应的经验,后续有研发需求的话,肯定也会考虑到你们的团队。” “是,长官,请你放心我们会立即着手进行滑膛迫击炮的仿制工作。” 楚云飞点了点头:“嗯,去吧。” 刘晨阳和楚云飞握了握手之后,在赵鹏程的示意之下离开了房间。 曾万钟这才缓缓出声:“我们的底子太薄弱,现在进行自研工作,实际上有些不合时宜。” 楚云飞并不否认这一点。 有多少钱做多少事,他不会为了一腔热血就他娘的搞自研。 那是对前线浴血奋战的将士们不负责。 他们现在迫切的需要火炮,管他是进口还是自己研究的。 能打小鬼子的,就是好武器,好装备! “贵部目前拥有多少的火炮?” 曾万钟思索了一下给出了个实数:“迫击炮一共六门、其中四门土造、掷弹筒四十七门,基本上都是缴获,还有炮龄几十年的小炮,架退炮,铸造土炮,能听响的一共有四门。” 五集团军总体而言装备不应该这么差。 见楚云飞面露疑惑。 曾万钟补了一句:“武士敏所部的情况,目前还不曾掌握。” “地方军中央化是好事,只不过委员长之前的名声太差,使得这群将领们不愿意相信委员长也是正常。” 楚云飞顿了顿:“只希望武长官能信得过我吧。” 唐部重武器数量很少。 想要重新武装确实非常非常的麻烦。 最起码这些官兵们都需要重新整理、每一个基本上都要重新训练。 在这个过程之中优先完成晋造、日造武器换装。 做到子弹口径统一、尽可能的减少补给方面的困难。 又聊了几句第五集团军的具体情况之后。 赵鹏程返回。 几人动身返回长治总部,曾万钟将会留在长治进行观摩和学习。 另外并且会在过段时间。 他们会一起去龙城参与到本轮的二战区全体军人代表大会。 商量的,其实也就是本次的陆军整理。 几个小时的接触下来。 唐淮源所部和集团军直属队的情况基本上摸了个清楚。 楚云飞的三维立体作战地图之中,是能够看到曾万钟所部的具体情况的。 但无法看到具体的装备细节。 不清楚里面的人员构成情况。 三千八百名战斗兵员。 算上后勤部队杂七杂八的加起来,一共五千四百人。 整个第五集团军总共一万三千人。 剩下的八千人,全部均是六十九军的兵员。 此前曾返回陕西休整一段时间的六十九军,实力倒也还算不错。 可不管怎么样。 粗略的看下来,这些部队的战斗力其实都不能够称之为合格。 与其说这样的整编与其说是在“吞并”地方军部队。 不如说是技术性扶贫,进行相应的中央化调整。 和曾万钟道别之后。 楚云飞迈步走向了值班室。 刘树增和孙卫谋两人的争吵声不小,至少隔着房门楚云飞也能够听到零星的几句。 迈步走进作战值班室之后。 刘树增和孙卫谋两人也就停了下来。 “怎么不吵了?” “哼!”刘树增气鼓鼓的掏出了自己的烟杆子。 “等会抽,先说事。” 孙卫谋看了一眼刘树增,首先开口:“其实也没什么大事,主要是跟您汇报汇报这一阶段的工作情况。” “挑重点。” “公路方面,将原本的公路网作了相应的加修和延长,基本上能用砂石铺路的,基本上都使用了砂石,泥土路面的升级计划,至少本年内无法依靠建设兵团完成,只能够选择继续动员群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