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日军的进攻并非沿用此前的作战部队。 而是迅速完成了常设师团以及治安警备师团的调整。 就连特设师团也被集中到了晋北地区。 三维立体作战地图之中。 楚云飞第一时间就察觉到了日本方面军的决心。 不仅仅将去年调回国内休整的第十师团重新调回了关内战场。 恐怕还会陆续将此前因为连续作战损失颇为严重的第一百零八师团、第一百零九两个特设师团。 日军的轮换休整模式,其实和国军部队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简单的对照一下各国的休整所需时间,其实能够一一对应的上。 损失较大的部队需要一年的时间。 稍微好点的部队就是半年。 负担较重的主力作战部队基本上没有时间轮换。 例如二十师团,他基本上就没有多长的休整时间。 算得上是日军为数不多近乎打满了全场的野战部队。 随着筱冢义男这个山西第一军指挥部的命令下达。 这个原本应当在平型关一线对峙的主力部队。 此时身处晋北战场之上。 而原本的第三十六师团,则是被直接调派前往了平型关一线。 出现这样的情况其实有一个最底层的逻辑。 就是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判断,他们无法支撑两线作战。 只能够集中现如今的作战力量以求突破。 现如今的华北方面军面临着当年忻口会战一样的困局。 当年的忻口一线,就宛如现如今的大同周边地区。 可是现如今的他们。 已经不会再有一个常设师团从娘子关一线,亦或者是平型关一线一同发起进攻了! 苦撑! 真正意义上的苦撑。 现如今国民生活状态已经出现了下滑,国内一个成年的物资供给数量还在下降。 否则大本营也不会如此着急征募这么多的老油条组建治安警备师团来维持华北占领区的治安。 因为大本营也清楚。 只有一个稳固的华北地区,才能够成为他们的粮仓。 也只有这样。 才能够继续维持这场战争,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 此时的大同城内。 第二十师团指挥部。 牛岛实常及麾下的军官们就是否组织二线抗反击力量陷入到了争执之中。 冲击与反冲击,其实是陆军在突破之时最为常见的准备。 只是。 二十师团做出这样的准备,将会直接减少用于一线进攻的火力和兵力。 能否如同预期的那样取得进展。 牛岛实常根本就没有把握。 在他的视角来看。 十四集团军也是颇为难对付的中央军之精锐。 尤其是在防御战之中,更是坚韧无比的存在! 如果动用的进攻的兵力较少的话。 有极大的概率会出现无效进攻的情况。 秋山智司参谋中佐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师团长阁下,楚云飞所部素来以擅长协同作战而闻名,尤其是在山西境内作战,楚云飞一贯以来的做法均是以山西军之身份承担最为危险的作战任务,换言之,职认为,楚云飞所部必然会在十四集团军遭到攻击之时,主动进攻我进攻部队,以为友军部队提供支援。” 这种想法。 得到了绝大多数的日军军官的认可。 但牛岛实常本人却不这么想。 因为他太担心此次的进攻会失败了。 再加上,华北方面军提供的部分情报。 也影响着他的判断。 他对于战局的发展,有着自己的顾虑。 华北方面军在近几日提供了两条情报。 一个是,楚云飞所部之所以没有直接进行攻取大同作战,是因为在晋北大战之中损失较多,无法弥补损失。 第二个关键情报,就是第二战区陆军目前正在进行所谓的陆军整理计划。 大概率是常瑞元,亦或者是二战区长官司令部的决定。 并且认为这很有可能是中国军战略决策层次的失误。 因为华北方面军虽然受创,但从国内调派而来大批量的军队。 完全可以弥补华北方面军去年一年的损失兵力。 即便这些部队的战斗力,比之此前有所下滑。 但牛岛实常心思颇为细腻。 他清楚的知道此前数次会战之失败,其根本原因是因为情报方面导致的指挥官错误判断。 即便他们拿到的是真实情报。 也会因此受到影响,从而陷入到楚云飞精心布置的陷阱之中。 就如同那个已经被中国军击毙的千叶旅团长一般。 前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杉山元明明做出的都是基于当下敌情最为合适的判断。 也符合他们一贯的战略战术原则。 可就是因为如此,晋北的这些部队才会如此的损失惨重。 前段时间。 第四十一师团、以及第三十六师团发起的试探性供给。 很快就遭到了敌军的反击。 牛岛实常没理由不怀疑情报部门艰难取得的情报,是敌军故意放出的诱饵。 其目的,就是为了吸引他们的进攻,并且在动态攻防态势之中,掌握战场的主动权。 可这一切都只是他的推测。 他自己虽然更倾向于楚云飞所部只是在虚张声势。 但他无法说服自己的下属以及同僚,更无法说服自己的上级,乃至无法直接做出决定。 牛岛实常发愁的要命。 只因为他的对手是楚云飞。 是这个时代最为璀璨的将星。 是大本营公认的“中国军”指挥最强者。 这个强。 不仅仅体会在指挥能力上面。 在大本营出具的最新研究报告之中,明确指出,楚云飞具备协调各个派系的能力。 压力直接拉满! 多个前辈,数个日军名将,无数个精英,都曾在楚云飞的面前折戟沉沙。 牛岛实常更是清楚。 作为一名指挥官。 他所作出的每一个决定。 都有可能决定几千人的伤亡。 乃至一场会战的失败。 这和楚云飞的指挥风格有着直接的关系。 抓住日军的一丁点小失误,楚云飞就会将其放大无数倍。 一旦攻势稍缓,迎接他们的必然是强而有力的反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