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美国人不吭声。 新训场地的选址,以及相应的安排工作自然也不会让美国人知道。 除非美国人愿意出钱. 这和他们原本打算的建军计划其实也有一定的关联。 只是。 山城方面不可能同意美国人索要的指挥权。 这件事情,常瑞元也和楚云飞详细聊过。 指挥权这个东西。 在楚云飞看来,哪怕是常瑞元微操,都好过美国人指挥。 毕竟美国人是真有可能会拿这些新组建的作战部队作为炮灰使用。 而且美国人在二战时期的军事指挥水平,真的很是一般。 楚云飞也很难信任美国人。 拖美国人下水,割点这群老外的韭菜,没问题。 但是让他们吃亏。 那楚云飞不可能答应。 方立功首先在众人面前说了自己的想法:“在短时间内,日军晋北的防御体系很难重新整理,我们在此反攻必然能够取得相当不错的战果,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大同及周边地区,更重要的是确保大同。” “这就促使我们无法将全部的兵力以及精力用于前线战场,势必需要留出一支作战部队抵抗日军的反扑。” “第五集团军完成整理之后,将会前往平型关一线接替二十七军范汉杰所部的防御,而范汉杰所部的战斗,很适合承担这样的角色。” “至于防线过长,兵力较为稀疏的这一点,则会由其他作战部队进行填充,在相应的防御作战之中,我们也可以承担相应的角色。” 楚云飞身子微微前倾,略微调整了一下:“第五集团军方面终究缺乏重武器,在平型关一下独立作战还是太过于吃亏了。” “依我之见,不如直接将第五集团军调往晋北前线。” “同意。” “嗯,没什么太大区别。” “刚好有我们兜底。” 众人此时也反应了过来。 楚云飞此举也是想要抬一手第五集团军。 毕竟曾长官是第一个响应陆军整理的长官。 再算上现如今的第五集团军内多了许多的黄埔和山西军校的新军官。 这些实习的军官想要转正,亦或者是往上走一走。 自然需要战功。 更何况曾万钟、唐,武等人一样也需要战功去提拔自己人。 与其把反攻晋北的一部分功劳分润给二十七军。 还不如留给第五集团军。 至于驻守平型关的苦劳。 范汉杰也获得了相应的功勋。 没必要所有的便宜都让黄埔嫡系占去。 中国人没有意见,不代表美国人没有意见。 在史迪威的视角里面。 第五集团军再怎么整理,那也是军阀部队。 旧军官的裙带关系充斥着整个 史迪威有些疑惑:“楚,如果以军政部的战斗力等级评估,第二十七军的战斗力当属一流,为什么不调派二十七军参与到本次的进攻之中呢?” “正是因为第五集团军战斗力稍差一些,所以让二十七军固守平型关一线,我们的侧翼才不会有太大的风险。” 楚云飞本想表达现如今的第五集团军战斗力比之前要好上不少。 但话到嘴边,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 他的目的不是为了反驳史迪威。 而是以他的观点让他闭嘴,并且避免产生矛盾。 史迪威这人,楚云飞还是有所了解的,顺毛捋的时候一切都好说。 要是站在他的对立面,那就有些麻烦了。 这史迪威也不是个好相与的角色。 脾气臭的像是一块石头。 听楚云飞这么一说,史迪威也不再言语。 有这样的顾虑也属正常。 日军进攻山西的路线比37年的时候不多什么. 这些地方基本上都已经有了部队驻扎和防守。 而且长治、龙城地区生产的水泥、钢筋基本上都用于了这些地方的防御工事修筑。 完全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平型关一线,是此前晋北反击战原定的右翼作战部队进攻方向。 没有多少的防御工事,确实需要战斗力更强的作战部队。 楚云飞清了清嗓子,而后接着道:“统帅部拟定的进攻计划,和我们此前所使用的中路突破战术并无太大的差别。 只不过这一次我决定以侧翼迂回包抄,中路粘滞的方法,寻求歼灭日军四十一师团主力的机会。 上一次,我们将其重创。 即便是经过调整,四十一师团相较于二十师团,都是那个好捏的软柿子。 先干掉他们。 再想办法击溃二十师团这样的常设精锐。” “至于防御作战,可依靠此前遗留下来的国防工事进行二次休整,不过我对此战秉持乐观看法,若是时机合适,可一路继续向北进攻。” “八战区,第七集团军方面,楚长官已经动身前往商谈,至于结果,我们还需要继续等待。” 正当楚云飞所部就此战的细节进行详细讨论之际。 五战区的冬季攻势作战也基本上接近尾声。 一封电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