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大家口头上嫌弃他们言行粗鲁或者举止畏缩,说到底,就是势力眼,就是嫌弃他们穷。 所以,就算特殊时期再困难、被家族复杂的海外关系折磨得再死去活来,原主暗地里都从来没有断下过哪怕一天英语知识的学习。 往死里学,把英语学好、学透,她才真正算得上是美利坚大买办裴氏家族的后代,才能在周围人的势利眼中保留住最后一点尊严。 小时候爷爷从京海市寄来边疆的英文唱片,早已被原主藏得严严实实。 在每个阴暗潮湿的、不会被发现和举报的角落里,她像只快饿死的小老鼠,耷拉着长长的上不了台面的尾巴,大口啃食英文唱片中的内容,把唱片里的每一个单词都狼吞虎咽地塞进肚子里去,为自己还能留下这一口精神食粮而热泪盈眶。 久而久之,就像唱片里说的那样,“practice makes perfect”,她的发音腔调已经和唱片里的英国人别无二致。 对原主来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话说得不对。 爷爷和爸爸的数理化都学得很好,爷爷是美利坚麻省理工学院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高材生,可是现在呢,爷爷错过收拾细软漂洋过海的跑路时机后,被困在机械厂的边缘岗位上动弹不得,而且为了避免给裴家人带来无妄之灾,毕业证早就付之一炬了。 爸爸更是因为年轻时参加欧美抽象画沙龙被举报,在原主出生前被迫在胸前戴上大红花,前往边疆地区接受再教育,就这样蹉跎一世,连大学都没得上,成为当时裴氏家族的后辈里学历最低的人,现在只能把希望放在自己的两个女儿身上。 原主看懂了长辈们的遭遇,愈发觉得,树挪死,人挪活,只有学好英语,真正走出去,才能走遍天下都不怕,才能重新过上“上流阶层”的生活,才能让裴氏家族再次伟大,才能被人高看一眼,不敢轻易冒犯她。 普通话沾上了一点边疆口音无所谓,更重要的是,要把英语能力全方位提升到母语水平。 最好以后出了国,让人听不出她是从华国大陆的土壤里土生土长出来的孩子,而是误以为她和裴家已经逃出去的分支一样,是个早已举家远渡重洋,吃面包、喝牛奶长大,永远不用为一点风吹草动而惶惶不可终日的ABC女华裔。 在这样对提升英语能力几近偏执的努力下,裴瑜上辈子讲英语的口音都不如原主优雅地道。 穿越到原主身上后,裴瑜也继承了原主夜以继日锻炼出的对英语发音的肌肉记忆。 可是,原主的英语只不过是个花架子,发音语调好,一旦认真做题起来,她的单词量不够用,语法和介词的固定搭配有错误。 相比之下,裴瑜上辈子的优势在于,她为了在考研英语成绩上降维打击其他竞争对手,特地去做完并认真总结了GMAT、托福、雅思的真题,针对英文学术文献的阅读理解能力更强。 系统的知识库里有数不清的英文文献,这些光靠原主优雅精致的英伦腔调是没有办法化为己用的,总是依赖系统的辅助阅读功能也不是个办法。 比如,一个小学生和一个大学生,有了系统的辅助翻译和总结之后,虽然都能看懂英文论文,但是两者对论文的理解速度和深度不可一概而论。 数学方面,裴瑜上辈子考研,冲击北大金融科技专业,是需要考数学二这门科目的,考察的内容具体包括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这三大块知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