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不愿应诏-《钟娘子万福》
第(1/3)页
第89章 不愿应诏
一
沈沨与钟岄拿定了主意,开始收购荒地,雇人开田种地。
并且钟岄发现,覃临南郊有一片荒废许久的山丘长满了桑树,枝繁叶茂甚是喜人,于是找了官府签了文契低价购入,又托文姝引进了一批蚕苗,用以养蚕缫丝,结果的确收获很大。
因为沈沨之前在郸州的政绩,以及朝中有章琰与文逸给他撑腰,虽然沈沨丁忧在家,沈家在泰明也并没有受到县衙的为难,日子也算是平和安顺地过了下去。
文姝听说钟岄在泰明的打算之后,与她商量着将蚕丝收购分销,并且也劝她像当初在覃临时一样,在郊田继续种些药材,再挂上文家的名号卖到东昌去。
两人没过多久便又大赚了一笔。
随后钟岄又出了钱,让沈家加入了文家商号,沈家名下的铺子也经营起来了,挂着文家商号的名头,生意更加红火起来。
沈湛依旧教书,等阿年五岁的时候,便将阿年带入学堂悉心教导。
阿年生性聪颖,诗书习字都很快,性情也像极了沈沨,平时处事谦逊有礼,很惹人疼爱。
杨氏的病也慢慢好了起来,她本就有一手好绣工,见钟岄收了蚕丝一时技痒,便开始倾心绣艺,甚至也收了两三个徒弟开起了绣坊。
沈沨不再过问政事,顶多在泰明有清诗会时接帖子去对个一两首,但其余时候只悉心经营沈家,庄子铺子田地一应运作正常,每日都有进账。
然泰明亦或是郸州别县常会有人来拜见沈沨,问些有关时事的问题,他总会避而不谈。
日子和乐平淡,沈沨的孝期也匆匆而过,朝中吏部照例下发了文书,起复沈沨官复原职。
瞧着县衙来的师爷满头大汗,沈沨笑着招待了茶,委婉拒绝了那道起复诏书。
师爷会意,因为自古授官,为表谦卑淡泊名利,官员有三辞不就之礼,遂行礼告别。
然三辞之后,沈沨仍然没有要动身的意思。
县衙来问,沈沨只将自己琢磨千遍的文书交了出去。
县衙难办,将沈沨的文书交到了州衙。
州衙来问,沈沨依旧是一样的话术。
州衙难办,将沈沨的文书交到了王都。
王都吏部自觉难搞,只能先搁置下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