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剿匪-《重生大明做暴君》


    第(2/3)页

    “陛下,倘若真的只有数千众,那宣府镇的兵马早就镇压了。”

    熊廷弼抬手作揖道:“臣对这些家伙太了解了,对上一向都是报喜不报忧,错非是这次闹出的动静太大,恐会惊扰到天寿山,只怕地方有司还会压着不报。”

    你是真敢说啊。

    站着的张维贤、袁可立,这下看向熊廷弼的眼神都变了。

    “朕也是这样想的。”

    而在二人感慨之际,朱由校双眼微眯道:“地方是这样,中枢又何尝不是,现在朕就怀疑啊,这天底下究竟还藏着多少腌臜事,是朕这个大明皇帝不知道的!”

    讲到这里时,朱由校怒拍御案。

    “陛下,臣斗胆请旨!”

    在此等情况下,熊廷弼作揖再拜道:“此次京畿出现匪患,朝廷应当谴派大军前去镇压之,断不能让赵逆继续流窜各地,臣觉得可派黄得功部离京平叛。”

    “熊协戎!你可知你在说些什么?”

    知晓实况的张维贤,此刻站出来反对道:“黄得功所部尚未整饬出来,如何能够前去镇压流窜匪寇?”

    “英国公说的没错。”

    袁可立紧随其后道:“黄得功麾下所统家…兵卒或许很强,不过他们终究没有磨合好,万一期间出现任何差池,这对朝廷的损失太大了。”

    二人的担心不无道理。

    黄得功所统的亲卫家丁,或许个个都是能征善战的,可他们终究是被强逼着聚到一起的。

    在黄得功没有震慑住这帮悍卒,没有让麾下真正的磨合出来前,最好是哪儿都别去,万一在征剿匪寇期间出现变故,导致麾下发生营啸或兵变,后果将不堪设想啊。

    不说别的。

    单单是那些趁乱逃窜的兵卒,一旦在地方展开劫掠的话,那可远比流窜的匪寇要狠太多了。

    关键是他们都是经历过沙场的悍卒,真要出现上述这种情况,朝廷要从何处调遣大军镇压啊!

    “响鼓当用重锤敲!!”

    面对二人的质疑与反对,熊廷弼却道:“要是旁人的话,本官断不会这样,可黄得功不一样!”

    “再不一样,此事也不能这样冒进。”

    张维贤皱眉道:“朝廷现在经受不起任何变故。”

    “那依着英国公之见,就任由这帮匪寇流窜京畿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