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流言蜚语-《重生大明做暴君》


    第(2/3)页

    “不过真要说起来,老夫还真有些不理解了。”

    在此等形势下,最初搭腔的老者,此刻却皱眉道:“咱那位圣天子,先前可杀了不少贪官污吏啊,更杀了不少魑魅魍魉,缘何现在却一点动静都没有啊。”

    “我也觉得奇怪。”

    被这样一说,一名茶客疑惑道:“瞧瞧现在的粮价,都他娘的涨到什么地步了,这哪里是在卖粮啊,这分明就是抢粮啊!”

    “谁说不是啊。”

    此言引起一人的共鸣,“一石稻都涨到快九两了,从咱大明朝问鼎天下以来,何曾有过这般夸张的粮价啊!!”

    近来京城京畿发生的种种,对于民间造成的冲击与影响是极大的,很多人甚至连口吃的都快坚持不下去了。

    这就像是一股风潮到来,那些家底很薄的人,根本就扛不住这种冲击。

    “这你们就不懂了吧?”

    那名发牢骚的青年,此刻戏谑的说道:“我算是瞧明白了,赈灾公署你们都知晓吧?在京城京畿各地,开设不少聚拢流民的大工。”

    “知道。”

    了解此事的一名茶客,点点头道:“听说这赈灾公署的主官,叫孙传庭,原是稽勋清吏司郎中,后得天子倚重……”

    “哼!不过是幸进之臣罢了!”

    青年冷哼一声道:“被天子罢免的吏部尚书,至今该位还空着呢,他那所谓的赈灾公署主官,不过就是一传奉官罢了!”

    嚯!真敢说啊!

    茶馆内坐着的不少茶客,一个个都震惊的看向青年。

    有些话能讲。

    有些话不能讲。

    特别是在京城,不是什么话都能说的,说不定就祸从口出了。

    “你们难道还没瞧出来吗?”

    青年浑然不惧这些,撩袍起身,环视茶馆内坐着的众人,情绪激动道:“这赈灾公署说是在京城京畿各地,以所谓兴大工的名义,聚拢那些居无定所的流民,可实际上为何这样做呢?”

    “不就是想跟着哄抬粮价吗!?”

    “当初朝廷可拨了不少钱粮,用来开垦荒地,安置辽民,可结果呢?银子花了,粮食吃了,那些逃难的辽民,最后却成了流民。”

    “这难道就不奇怪吗?”

    “银子花哪儿了?粮食吃哪儿了?荒地开垦哪儿了?”

    “还有啊,当初天子是命厂卫逮捕不少人,甚至在西市处决很多人,可是你们别忘了,那些贪官污吏、魑魅魍魉可都被抄家了啊!”

    茶馆内的气氛陡然而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