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兵部彻变!-《重生大明做暴君》


    第(1/3)页

    “卿家呈递的奏疏,朕看了。”

    东暖阁内。

    朱由校稳坐在宝座上,打量着垂首而立的洪承畴,神情自若道:“朕还真没有想到在兵部,居然会藏着这么多腌臜事!”

    对袁可立就任兵部尚书后,没有像洪承畴这样呈递对应奏疏,朱由校是理解的,毕竟袁可立要在朝斡旋,要兼顾到京营,还要解决驿传积弊……

    一个人的能力即便再强,那也无法做到面面俱到,想要彻改兵部积弊与毒瘤,独靠袁可立一人不行。

    必须要有人为其分担子才行。

    这也是为何朱由校要特擢洪承畴进京,就任兵部左侍郎的原因。

    而洪承畴赴京就任,为何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就能摸查到兵部的一些腌臜事,那是因为洪承畴别无选择!

    毕竟洪承畴他能赴京任职,那全靠朱由校的中旨特擢,或许朱由校不在意别的,但是洪承畴作为臣子却不能不在意。

    传奉官的流言蜚语,从他赴京以来就没有停过!

    如果洪承畴不能拿出真本事,赢得天子的青睐和倚重,那他别说在朝培植根基了,能否在朝站稳脚跟都另说了。

    真要没有在朝立稳脚跟,那么科道的言官御史只要一弹劾他,若是没有天子的庇护,洪承畴除了上疏请辞,就没有别的选择了。

    一旦做出这样的行为,别说兵部左侍郎没得做,其先前在浙江的职位也没了,毕竟在他赴京之际,他的位置就被人顶替了了,如此洪承畴除了回乡赋闲,等待着机会渺茫地再度起复,那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禀陛下,兵部所存积弊由来已久。”

    洪承畴表情严肃,抬手作揖道:“受建虏叛乱、土司叛乱的影响,国朝前后加派大批辽饷,征调大批客军赴辽,赴川,以确保各地叛乱镇压下来,但是在这期间,兵部负责的对应事宜,却使得一些人动了歪心思。”

    “应拨付各地军饷未足额拨发,应拨付各地粮食军需以漂没之名被上下其手,甚至在此期间,还有人利用职务之便,收取贿赂买卖职官,除此之外臣还查到一些兵部职官,于暗中收取冰敬、炭敬等!”

    够狠!

    看着眼前的洪承畴,坐在宝座上的朱由校,嘴角露出一抹笑意,敢在初任兵部左侍郎就将这些捅出来,足以可见其心里是下决心了。

    朱由校甚至能够预见,这封奏疏只要在朝传扬开,那他洪承畴必成众矢之的,因为洪承畴将某些潜规则直接揭开了。

    但这不正是朱由校想要的吗?

    如果洪承畴表现得瞻前顾后,那朱由校断然是不会重用的,甚至会随便找个理由,将其直接给解决掉!

    但洪承畴没有叫朱由校失望。

    洪承畴的能力是极强的。

    而这也是朱由校看重的。

    兵部,独靠袁可立一人去彻改,只怕不能达到朱由校的预期。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