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议辽(3)-《重生大明做暴君》
第(3/3)页
上一个提的就是熊廷弼!
只是熊廷弼的下场可不怎么好啊。
“拥兵自重的问题,就是孙承宗一手促成的。”
王在晋却不管这些,继续输出道:“关宁铁骑也好,东江军也罢,为何没有主动的寻求战机,而是非要等到局势恶劣到一定地步,才会选择对建虏展开攻势,这是值得人深思的问题。”
“诸卿对于辽东的情况,就没有自己的想法与见解吗?”王在晋讲完此言时,朱由校没有回答这一问题,而是看向刘鸿训他们开口道。
“难不成军机处召开的首次君臣奏对,就是王卿家的一言堂吗?诸卿就没有什么想对朕说的吗?”
既然是要聊辽东的事务,那朱由校就做好了心理准备,不可否认孙承宗在经略辽东之际,为朝廷解决了一些实际危机与隐患,但是这绝不代表着孙承宗所想所做,就完全切合大明的国情需求。
“陛下,臣觉得辽东有当下境遇,不在于战事如何,而更多是在于人心。”在此等形势下,一直沉默的李邦华,此刻上前道。
“说起来朝廷就辽东时局,已经做得够多了,但是直到现在都还没有较大的突破,这同样是值得人去深思的。”
“谈奴色变之风,影响到的绝不止在辽前的各部大军,在我大明上下,尤其是关内腹地所在,甚至是在朝堂之上,这都是极其严重的问题!”
这才是议辽嘛。
朱由校嘴角微微上翘,既然是探讨辽东的军务,那就应该各抒己见,将知晓的种种问题都讲出来,指出来,倘若连这点魄力都没有,那军机处有存在的必要吗?
更何况此次深层次的议辽,是为了御驾亲征一战,倘若在战前都没有将这些充分地认识到,那么朱由校不觉得他谋定的对辽战略,有取得胜利的可能。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