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 一道赶路-《盛宠强嫁:摄政王上位记》


    第(2/3)页

    他似是这才应声回神,瞳孔颤了两颤,凝稳了风瑶。

    “行车赶路自是不便,且易跟不上队伍,你且将马车车厢卸了,策马而跟。”

    风瑶迎上他的瞳孔,低沉幽远的出声。

    他自是明白风瑶妥协之意,勾唇朝风瑶微微一笑,随即强行敛神一番,慢腾腾的道:“情绪流得太多,倒让长公主见笑了。此生之中,长公主是第一个听柳襄说这些贴己话的人,”

    “努力活着的人,本宫自是佩服,何来见笑。”风瑶稍稍将目光从他面上挪开,平缓无波的回了句。

    他眼角略微一挑,面上的不甘起伏之色全然消却,瞳中的笑容也随之浓烈半许,待咧嘴朝风瑶笑笑,随即不再多言,仅是略微干脆的下了马车,打发了马夫,而后极是干脆干练的跃上马背,扭头过来朝风瑶笑得灿然,“长公主,柳襄已是准备好。”

    风瑶神色微动,淡然点头,随即再度挥军而行。

    夜色沉寂,寒风凛冽,周遭之处,荒林丛丛,望之生寒。

    天空漆黑漫步,深邃如砚,遥远无边。

    身子骨着实凉薄得紧,冷风迎面而来避无可避,唯独强行忍受,风瑶的马速极快,驰骋而前,柳襄则策马紧紧的跟随在侧,全然不曾跟掉分毫。

    待得三更之际,周遭突然起了雾,雾气氤氲磅礴,随着时间的推移便越来越密,待得浓雾交加得看不清前路时,风瑶一行终是放慢了马速,缓缓朝前而行。

    这回,柳襄举着火把,策马走在了前方,独自探路。

    风瑶目光时常朝他一扫,只见他脊背一直都挺得比值,满身的衣袍翻飞,墨发飞扬,整个人清清瘦瘦,似要被凛冽的冷风刮走一般。

    突然,瞳孔稍稍紧了半许,有莫名思绪陡然在脑中滑过,待得按捺心神一番,风瑶低沉的问:“你身上的寒毒……”

    曾记得,当初容倾虽为幼帝解了被柳襄血液中染上的寒毒,但柳襄身上的寒毒并未解,如此,颠沛流离的赶路,却又无解药在身,这柳襄能撑得了多久?

    正待言话,柳襄则扭头笑盈盈的朝她望来,不待她后话道出便平和柔然的道:“长公主放心,柳襄身上的寒毒,已求悟净方丈解了。”

    是吗?

    风瑶微微一怔,那悟净,竟还会为柳襄解毒?

    她神色稍稍幽远半许,兀自思量,柳襄似是知晓她心底的疑虑,继续道:“悟净方丈曾亲眼见得柳襄割腕为皇上献血,是以心有慈悲,主动要为柳襄处理手腕伤口,柳襄则趁那忌讳,跪地央求悟净方丈为柳襄解寒毒,悟净方丈未拒绝,大抵是可怜柳襄吧,便当真配药为柳襄解了寒毒。”

    风瑶瞳孔稍稍一松,漫不经心的朝他点头,随即垂眸下来,不再言话。

    一行人浩荡往前,全然不歇,纵是风声鹤唳寒意交加,众人也都是打起了精神,铁蹄铿锵的往前。

    待得翌日天明,一行人仅稍稍停歇休息过一个时辰,随即便再行赶路。

    路途遥远,漫无边际,除了满身的奔波疲倦,并无其它。

    风瑶再未收到黑鹰的信了,大抵是不知她去了何处,是以黑鹰也找不到路送信来了。

    路途之上,风餐露宿,本也以为携带柳襄不过是圆他之意,多个在旁奔波的人罢了,却不料,只要每番停下来歇息,柳襄便会迅速下马撸着袖子便为风瑶准备膳食。

    从不知,如柳襄那般妖异柔媚的人,竟也会羹勺之事,且即便条件不便,处处受制,竟还能利用周遭的一切为风瑶烹饭熬粥,甚至还可添上些滋补的炖品甚至炒菜。

    此番行路,终归再不如往日那般次次干粮与烤肉,待得薄帐之中寒风呼啸,风瑶冰凉得都快失了知觉的手指捧住了一碗热腾腾的粥,指尖微微的暖了开来,瞬时之间,心也有触动,终是抬头朝柳襄往来,低沉沉的道:“你怎会做饭?”

    他停了手指舀粥的动作,似是未料风瑶会突然出声,整个人也稍稍一怔,待得思绪全然回笼,才按捺心神一番,抬头咧嘴朝风瑶笑笑,“还以为长公主不会问呢,却不料长公主终还是问了。”

    说着,嗓音稍稍一挑,继续道:“往日与老乞丐行乞之时,老乞丐偶尔讨了米粮,便会煮来吃,柳襄多看了几次,便会了,老乞丐知晓柳襄会了后,便也再不做饭了,甚至偶尔自破庙不远的菜地里偷了菜回来,也会让柳襄煮着吃,只不过,无油无盐,便是再新鲜的菜,都不过是索然无味罢了,呵,柳襄的厨艺启蒙,便是从那破庙中开始的。再到后来啊,老乞丐亡了,柳襄辗转到了平乐坊,也是从那时开始,柳襄才突然知晓,何谓用不完的粮油,何谓用不尽的盐巴,何谓新鲜上乘的蔬菜瓜果,何谓,真正入口便似天堂的美味珍馐。往日那些从来不敢想象的东西,一朝一夕,便全数拥有,且可随意支配,且坊主虽重视柳襄学习技艺与媚术,但并不抵触柳襄常入后厨独自摩挲做菜,大抵是知柳襄往日不曾吃饱过饭,目光短浅土里土气,不过是未见过世面之人罢了,是以大多会对柳襄翻了白眼面露嘲笑,但并不会真正阻拦,如此,后厨的所有东西,柳襄皆可随意而用,柳襄的厨艺,便也是在平乐坊真正练就的。”

    风瑶瞳孔微缩,深眼凝他几眼,不说话。

    本不过是寻常一问,只因如柳襄这般风情万种之人,无论怎么看都是与厨艺浑然不沾边的人,却不料,此人竟也如此擅厨,是以,便心有探究,直至今日,热粥暖手,才情不自觉的问了出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