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临走的时候,娄小娥脸色还通红通红的,完美的解释了什么叫做少女的娇羞。 情书吗? 采购科的不少单身狗男人们,都酸的不行了。 娄小娥的杀伤力很大的,白富美嘛,气质就不一样,又年轻漂亮的,白净的和瓷娃娃一般。 在这个大部分人都面黄肌瘦的岁月,她太显眼了。 还是那句话,现在是60年,娄小娥才21岁,绝对不是禽满电视剧里的65年的那个看其中和中年大妈一般的娄小娥。 而且,哪怕是65年,娄小娥也才26岁,也不可能看起来和禽满电视剧里的的那种偏老的感觉。 只能说,禽满电视剧的妆容为了更贴合于60年代,似乎是把演员们都往丑了弄妆造。 可现实的话,60年,21岁的白富美娄小娥是真的挺漂亮的。 曹卫国好奇的打开纸。 一张画? 铅笔画。 画工自然不怎么样,但能看得出来,画的是他曹卫国。 推着自行车上班、在冬日的太阳下露出笑容的曹卫国 画旁边,还有两句诗,不是华夏的诗,而是翻译过来的宛若大白话一般的类似于意大利风或者法国味道的诗句。 “画还行,诗就垃圾了。” 所以,娄小娥这纯属于文青病?还有点点崇拜国外文化? 凭良心说。 就说诗词,咱随口背两句: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等。 哪个拿出来不比国外那些狗屁诗句高大上一个太阳系? 尤其是汉语翻译过来后的外国诗句,更是扯犊子了。 说起来,崇拜外国文化这一点上,从满清被推翻之后的上百年里,一直都有,多少之说。 尤记得一帮子民国大家还讨论过要不要废除汉语,全部学英语呢? 哪怕到了新世纪,也有一些四九城的人卖了好几套四合院,只为凑钱去欧洲刷盘子呢。 所以,他倒并不是多反感娄小娥喜欢外国文化,毕竟有一点时代原因,她是资本家的女儿,从小到大受到了不少的影响,并且这个年代的外国的确比咱得物质条件好很多,可以理解。 但,如果她成了自己的女人,必须给她掰回来,义不容辞,哈哈哈…… 下午,放班。 曹卫国临走前,去了一趟保卫科。 将一个字条交给了王大山,让王大山帮忙交给张正河、罗天地两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