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最后就是关于我自己的私生活了。 我当初也是怀揣梦想,才决定支持国家政策去下乡的,可是没想到会交友不慎,还没出火车站就被同行的知青迫害。 她因为嫉妒直接把我推下火车,如果不是我现在的丈夫挺身而出救了我,把我抱住了,不然恐怕我已经不在了,至少不会像现在这样幸福地活着。 不过,国家的法治不容侵犯,那人当时就被公安同志扣留了。 我相信国家选人的眼光,我的丈夫他真的是个很好的人,努力、上进、刻苦、有责任感,无论是哪一方面来看,我当时都只能嫁给他。” 江池渔没有明说,但是懂得都懂。 即便是在开明的城市里,与男人有了肌肤之亲那也是会坏了名节的,更何况是在偏远的农村。 采访很顺利地结束了,几个人带着脚本和机器离开了。 回去的路上几个人还在讨论江池渔,有夸她勤劳乐观的,有夸她知恩图报的,只有小张抿着嘴不说话。 女记者问他为什么不说话,他磕磕巴巴地回答: “我觉得江同志很幸运,她出身好,家里重视教育,给了她最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我们不能否认她的起点高吧! 再说了,不知道她是不是上辈子做了什么好事,遇到的都是贵人。 她那个老师可是常书桐女士和宗教授啊!要是有这样的大佬指点我一下,没准我也能考个大专上上呢!” 女记者不认同地反驳他: “你说她起点高,可是云市毕竟是个小地方,其他地方有很多军政家属的起点更高,家里给的学习环境更好,可是结果呢? 你这样想还认为她真的只靠幸运么? 还有老师,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两位大佬的学生一双手都数不过来吧!可高考状元也就只有一个江池渔。 江池渔同志之所以会这么说,不过就是人家念着恩师的情谊。 她是个懂得感恩的女同志,我觉得她将来一定会一飞冲天,有更广阔的天地的,至于你啊,小张宗教授真的指导你,在不知道会恢复高考的时候,你会愿意接受么?” 几人茅塞顿开,是他们格局小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