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贪图军功-《明末:辽东雄狮》
            
            
            
                
    第(3/3)页
    杨承应早料到是这个结果,继续道:“如果经略大人信得过卑下,请大人把虎旅军借卑下一用。卑下亲自领兵出城,保证毫发无损的救回被围困在城外的士兵。”
    屋内众将瞬间炸了锅,议论纷纷。
    袁应泰抬手示意众人停止讨论,皱眉问道:“你亲自带人出城?要多少人?带走全部虎旅军吗?”
    没想到经略居然同意,还有意把虎旅军调拨给杨承应!
    “不用,几十人足够。”
    “本经略就给你八十虎旅军,你好自为之。”
    “谢大人。另外,请经略大人坐镇城头,接应我军撤退回城。”
    说着,杨承应把自己来之前准备好的一张纸条,递给袁应泰。
    袁应泰看过之后,连连点头。
    明军众将都急眼了。如果把杨承应放出城,等于是在牢固的防线上撕开一条口子。
    他们纷纷进言,都认为杨承应带不了兵,还可能陷在城外。
    有将领出于好心的劝杨承应:“切莫将生命视作儿戏,你一天兵都没带过,还是从长计议。”
    “多谢。不过情况紧急,容不得犹豫,请经略大人下令。如果我们坐视城外士兵遇害,对士气影响不小。”
    见杨承应这么坚持,袁应泰便写了份手令。
    杨承应向在场众人抱了抱拳,拿着手令,转身离开。
    这下,明军众将都傻了眼。
    他们从来没想过,一个从未带兵打仗的少年居然敢带兵出城。
    而且外面可能已经设下埋伏,只等他上钩。
    虎旅军是袁应泰的家丁。
    杨承应拿着手令,直接去兵营调了八十个虎旅军士兵。
    “你们听着,每个人去找一根大棒,越长越好。”杨承应下达了奇怪的军令。
    “将军,要大棒做什么?”有人问道。
    “出城以后,你们遇到敌兵就用大棒驱赶,切莫追击。”
    杨承应介绍完做法,严令道:“谁敢不听我的军令,休怪我鞘中宝剑不认人!”
    “听军令!”
    “还有立刻准备几袋铁蒺藜和草料出城。”
    随后,杨承应带着八十名肩扛大棒,背着大袋子的虎旅军出了城。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