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回 战略部署-《明末:辽东雄狮》
            
            
            
                
    第(3/3)页
    “奴酋虽连战连捷,与大明综合国力相比,仍然远远不及。奴酋以武见长,治理则完全不行。”
    杨承应认真分析道:“最重要的不在我们这里,而是在朝廷,能不能做到给士兵足额足饷。还要耐得住性子,练兵备战,寻找战机再出手。”
    这话更让熊廷弼沉默。
    他现在最担心的,恰恰是粮饷问题。长久下去,朝廷耗不起。
    更会被误认为是养寇自重。
    “除此之外,真的没有战胜敌人的办法?”熊廷弼问。
    “国之大事没有捷径!”
    杨承应用非常严肃的口吻,回答了他的问题。
    “好吧……”
    熊廷弼深吸了一口气。
    酒喝得差不多,熊廷弼长叹一声。
    “大丈夫为国效力,自然是奋不顾身,可是……有时候倍感艰难。”
    “激流而退,也许是长久之道。”杨承应颇有深意的劝道。
    熊廷弼听懂了话里的意思,是劝他别做辽东经略。
    历史上,王化贞的胡作非为,让熊廷弼受到牵连,被传首九边。
    “不行!我蒙万历皇帝赏识经略辽东,怎么能半途而废。”
    熊廷弼想都没想,拒绝了杨承应的建议。
    “那还有一条,请经略牢记在心。”杨承应又道。
    “哪一条?”
    “无论如何,不要放弃辽西走廊,就算是情况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也不要放弃锦州。那是辽西走廊的咽喉,丢弃不得。”
    “你这话……似乎有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嫌疑。”
    “属下说的是真心话。没了锦州,会让喀喇沁部落和敖汉部等蒙古人失去最后的抚赏据点,倒向奴酋,那就危险了。”
    “嗯,我记住了。”
    真正的原因,杨承应没有说。
    根据历史记载,熊廷弼被王化贞搞破防了,连说话都是笑着说的。
    更严重的事,他干脆放弃了辽西走廊,如果不是因为努尔哈赤没有能力消化那么大的地盘,辽东就只剩下山海关。
    差点铸下大错。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