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回 两头通吃-《明末:辽东雄狮》
            
            
            
                
    第(2/3)页
    “江山社稷自然不能视为儿戏,可是你们执政的时候,不也是大搞‘党同伐异’?”杨承应反问。
    这话把李尔瞻问住了。
    不说别人,光李尔瞻自己都先后杀了一大把大臣。
    想到这些往事,李尔瞻登时汗流浃背。
    “怎么?想不起来了。”
    杨承应略带嘲讽的口气说道。
    “将军是打算把我交出去,对吗?”
    李尔瞻垂头丧气的说道。
    “不,我没有这方面的打算。”
    杨承应笑着说道:“你帮了我这么多的忙,我得报答你。”
    听到这话,李尔瞻才算有些生机。
    他对付政敌的手段,很多人是有所耳闻,出了名的冷酷。
    一想到自己要遭遇同样的下场,连觉都睡不好。但是听了杨承应的话,心里总算踏实了一些。
    “不过,救人需自救,你得帮我做件事,我才能帮到你。”
    杨承应突然开口。
    “请说。”李尔瞻心头一紧,“只要我能办得到。”
    “事情很简单,你写一份检举大王与建虏暗通款曲的信,我帮你送到朝廷。”
    “什么?这……以臣举报主上,乃是大逆不道啊。”
    “未来他不是你的主上,有什么大逆不道可言。再者,有些话你不说,自有想活命的人帮你说。”
    这是赤果果的威胁。
    李尔瞻一听,就知道如果不按照杨承应的话去做,自己的小命可能就没了。
    思量再三,李尔瞻最后还是点头。
    “如此,一切都好了。”
    杨承应笑着说道:“明天你写信给家里人,让他们都来铁山与你汇合。”
    “铁山?您要去铁山!”
    “为以防万一,我不得不提前准备,把大本营转移到铁山,同时把百姓都迁到那里登船。”
    “哦,是吗!”
    李尔瞻有些不相信。
    其实,也难怪他会误会。
    铁山往南,距离王京变得很近。杨承应只要愿意,骑兵两日内就能抵达王京。
    其实,这是无心插柳之举。
    杨承应本来是想铁山靠近皮岛,便于撤退的需要。像李尔瞻想的那件事,纯粹是顺手之举。
    天启三年二月二十四日,杨承应率众离开镇江堡,带着大量的百姓前往铁山。
    队伍浩浩荡荡,完全落入后金细作的眼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