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广宁,以前是辽东总兵府的驻地,城墙高大。 镇守广宁的后金将领,正是不被努尔哈赤待见的庶子巴布泰。 论打仗的能力,巴布泰就一般人的水平。 看到金州军,他只能悲观的选择被动的防守。 而大军兵临城下后,杨承应一面派人将劝降文告用箭送入城中,一面派人组织百姓在城外修筑炮台,方便架设红夷大炮。 打仗嘛,就是这么朴实无华且枯燥! 望着远处高大的城墙,杨承应眯起眼睛抬头看了眼太阳轮廓,对黄龙道:“你估计还有多久造好炮台?” “大概三天时间。” “三天?” “对,这种时候最是烦人,雪刚化未化,一块石头几层稀泥,不小心处理,建造的炮台不牢靠。” “小心处理,咱们不着急。” 杨承应最担心的事是部下赶进度,把什么事做个大差不差。一个细微的错误,可能导致崩盘。 特别是造炮台这件事。 随着射击技术提高,对于大炮的运用已经不局限于攻击一点。而是,根据城池的设计情况,计算出怎么摆放火炮位置,让火力集中达到最优化。 “大帅,有特殊的客人要求见大帅。” 郑芝龙禀报道。 “请他来。”杨承应有些好奇。 然后,就看着郑芝龙领着一个国字脸,蒙古发型的中年壮汉来了。 杨承应赶紧让侍卫,把翻译叫过来。 等翻译到后,杨承应问道:“你叫什么名字?是蒙古哪个部落?” 翻译把话用蒙古语告诉那汉子。 汉子听罢,用蒙古语说了一大堆。 翻译把话牢牢记下,扭头对杨承应道:“大帅,他说他是喀喇沁乌梁海部落塔布囊苏布地的使者。听闻明军天兵围攻广宁城,特来拜访。” “原来是大明的朵颜卫。” 杨承应问道:“我听说蒙古各部落大会皇太极,已经成为皇太极的藩属,为什么突然找到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