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回 被迫分兵-《明末:辽东雄狮》
第(2/3)页
但是,他手里的兵已经只剩下一万不到。
原来关内大城,此时都没有可战之兵,全是饿肚子的士兵。
偏偏一些城池相当重要。
既然靠这些士兵无法守住,而且各地方官为了不丢乌纱帽,一个劲儿求袁崇焕分兵协助防守,袁崇焕只好选择分兵。
参将杨春率军三千协守永平,游击将军满库率军两千守迁安,参将邹宗武率军两千守丰润,游击将军蔡裕率军三千协守玉田。
很多书呆子都想不明白,为什么袁崇焕要分兵守城,不是应该合兵一处吗?
事实上,他们以及朝中衣食无忧的公卿们,哪里知道后勤的苦楚,以及袁崇焕的良苦用心。
打开明朝地图,永平、迁安、丰润、玉田,恰恰都是蓟镇的外围,京畿的最后一道防线啊。特别是永平府,更直接关系到山海关的安危。
靠明朝那些形同“农奴”的饿肚子兵,完全守不住啊。
另外,由于蓟镇连年闹饷,依靠当地官府供养两万多大军,压根不用想。
如果从山海关调粮,路途远不说,还很有可能遇到劫掠的后金军。
从山海关到蓟州,大约二百四十公里。
这么长的距离,运粮食等于是白送给皇太极。
皇太极是怎么知道袁崇焕到了蓟州呢?
是因为十一日,袁崇焕感觉蓟镇情报约等于无,于是派前屯卫军官左辅率五百关宁军骑兵出击,打探情报。
无巧不巧,就和也是前来打探情报的后金军骑兵相遇,双方打了个杀伤相当。
后金哨骑生擒明军十五人,夺获马匹二十匹。
明军则斩首十余级撤离。
得知遭遇皇太极,袁崇焕立刻做出判断,鞑子是想打下蓟州。
于是,他召集众将布置好城防。
“奴兵这次与以往都不同,大有攻占京师诸城的想法。”
袁崇焕神情严肃地说道:“好在我们提前有布置,在蓟镇被陷落的城池前面一座城都有留有士兵防守。我军只需要以逸待劳,就能挫敌兵于城下。”
“万一皇太极不攻城怎么办?”左辅问道。
“不攻城,他们的粮草辎重从何而来。”
袁崇焕对此自信满满:“我已上奏皇帝,告知朝中公卿将庄园的钱粮运走,没有这些粮草,奴兵无能为力。”
众将听着,心里却有些怀疑,那些公卿和勋贵真的肯转移吗?
于是,袁崇焕在蓟州严阵以待,只等皇太极杀上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