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侯世禄逃跑经验丰富,在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的情况下,硬是带着两百家丁逃去了居庸关。 千里勤王路,就以这样的结局收场。 这还没完,侯世禄到底不敢不听朝廷的旨意。 在宣府辖区筹集粮食,准备带着粮食及宣府精锐再入援京师。 可没等他开始筹集,朝廷御史来了。 御史一到,对侯世禄劈头盖脸一通质问,问侯世禄为什么不和满桂驰援京师。不仅转了一圈就回宣府,还被人弹劾,说借着买粮为名骚扰良民! 这可把侯世禄吓坏了,这几条罪名落实,自己不死也要蹲诏狱一辈子。 御史看效果达到了,于是让侯世禄赶紧入援京师,不得有误。 侯世禄没办法了,手里既没有粮食,又没有时间召集兵丁,只能带着自己仅剩的二百家丁,连觉都不敢睡,昏昏沉沉地往京师赶。 只是,他做梦也没想到,一口天大的黑锅即将扣在他的头上。 一笔运往蓟州的饷银,大约一万三千七百两,在半路上被皇太极派出去的哨骑,另一个猛将劳萨截胡了。 时间是二月十五日。 劳萨严格遵照皇太极的指示,只要钱不要人就把这些押运饷银的士兵都放了。 这些本来可怜的士兵,不敢如实上报情况。 他们一合计,传闻中侯世禄的人“骚扰”了好几处勋贵的庄园,而且侯世禄麾下都是蒙古夷丁。 不如就把这件事赖在侯世禄的头上,就说侯世禄纵兵劫掠,把他们的抢劫了。 于是,这些押运饷银的差人上报了朝廷,诬告侯世禄劫掠饷银。 朝廷在丁卯之变以后,追究侯世禄的责任,本来将他定死罪,后来看在尤世威等人的面子上,将侯世禄定为免死戍边。 从一镇总兵,稀里糊涂的变成了戍边士卒。 这当然是后话了。 就在这出闹剧发生的时候,袁崇焕率领九千关宁军追赶皇太极。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