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有。”申用懋回答的很干脆。 “快说。”崇祯心中燃起了希望。 “放出诏狱里地袁崇焕,让他继续带领关宁军。” 申用懋一脸严肃地说。 “你!”崇祯气得拂袖而去。 但是事情还要办,否则京师重地都要被鞑子攻破。 崇祯思来想去,觉得放出袁崇焕等于给自己一记响亮耳光,面子挂不住是其次,主要是等于承认自己抓错人,是昏君! 可要是不放出来,杨承应执掌关宁军,这事太危险。等于是把关外拱手让人,万一杨承应起了反心,如何是好。 朝廷没有一文钱可以用于勤王大军,三边都推说自己粮草不足只能晚点来,看着不像假的。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谁让朝廷拿不出钱来。要是拿得出,早把皇太极收拾了。 “算了,传旨内阁,让他们即刻拟旨,加封威远伯杨承应为武平侯、辽东总兵官。暂任提督,总领各路援军。山海关外宁远、锦州等地交其管理,另,设山永巡抚,管理山海关和永平诸事。” 崇祯的意思很明白,等于是把山海关外都打包扔给杨承应,设山永巡抚,不让杨承应掌握入京师的门户——山海关。 另一方面,他恢复了辽东总兵官,而不是像加封满桂一样,给杨承应武经略。 他想着以后派文官也就是辽东巡抚过去,以文制武。 圣旨很快送到义州。 杨承应却接旨后,告诉传旨的宦官王承恩,说自己完全可以率军入京勤王。但是,宁锦区域干系重大,自己无法胜任,请朝廷另择贤良。 王承恩只是一个传旨太监,听了这话,只得表示,回去一定禀报陛下。 等王承恩走后,宁完我从屏幕后走出来,鼓掌道:“大帅,果然稳得住。” “朝廷给我,我就拿。这岂不显得我很心急,也不能让关宁军认为我只想着收编他们,还得考虑到袁督师。” 杨承应把圣旨收好,放在木匣子里,然后供奉在帅案后,以显示恭敬。 表面工作,还是要做足的。 “光说几句还不够,大帅应该立刻上书朝廷,剖明心迹,表示勤王可以,但是不能接管宁锦区域。” 宁完我笑着说道:“以表现出大帅勤王的忠心,和不染指关宁军的决心。” “说的对,我这就写奏疏。” 杨承应听罢,立刻提起笔来,亲自写奏疏。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