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五回 登莱兵变-《明末:辽东雄狮》
            
            
            
                
    第(1/3)页
    事情要追溯到登莱创建之初。
    熊廷弼还活着的时候,主张以三方布置,从两方进攻后金。
    于是,朝廷从山东巡抚分离出登莱二府,创了一个巡抚登莱地方赞理军务的职务。
    登莱镇和金州镇都归登莱巡抚管辖。
    现在,金州镇已经扩建成辽东镇,不受登莱巡抚节制。
    熊廷弼、高第主政辽东时代,大量从辽西逃走的百姓,都被安置在了山东。
    导致辽东难民与当地本地百姓矛盾重重,械斗不断。
    虽有不少百姓携家带口,离开山东,前往辽东镇。
    依然有大量百姓滞留在山东。
    朝廷考虑到再这样下去,会增强辽东镇的实力,还会导致地方上治安不稳。
    梁廷栋主政兵部后,拔擢贵州新添卫出身,几届会试主考官丘禾实的弟弟,马世龙军的监军丘禾嘉为登莱巡抚。
    丘禾嘉到任后,奉梁廷栋的命令,将辽东难民收编为新军,既稳定了地方,又不让他们继续逃往辽东镇。
    此时,沈得功感觉自己待不下去,于是向朝廷提出退休。
    得到批准后,举家搬到旅顺港,安度晚年。
    他一走,关宁军出身的刘泽清受到重用,成为登莱总兵。
    丘禾嘉还用了,辽人出身的李九成、李应元父子,以及诬陷袁崇焕而在北边待不下去的王承胤、谢尚政。
    接到圣旨,丘禾嘉把他们召集起来,商量进军路线。
    “最方便的走法,当然是走海路,从旅顺港登陆,在沿着官道一直北上,抵达耀州。”
    刘泽清说道:“只是辽东镇乃是杨承应的地方,我们没有经过他的同意,很难行军。”
    “还有一点很重要,粮草问题。”
    谢尚政很清楚辽东的情况,“我军如果断了粮,军纪不严,很有可能招致大麻烦。”
    明军除了辽东军和关宁军,其他的都叫没有军纪。
    一旦断了粮,看到富庶的辽东镇,那还不开抢。
    只要动手,又在别人的地盘上,离死不远。
    “想要军队稍微像样,就得不断粮。而且朝廷让咱们派兵,又不是真的打仗。”
    刘泽清建议道:“不如只派一两千兵,意思一下得了。”
    丘禾嘉是个比较实诚的人,听到这话,皱起了眉头。
    的确,连辽东明军都对付不了的后金军,自己手下刚训练的行军也不行。
    若是不派,那可是抗旨。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