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而此时,杨承应已经知道登莱兵变的消息。 不过,他的注意力不在于此。 他明面上邀请孙承宗、世子李溰和规伯玄方在金州游玩,全然不理会正在北方发生的战争。 暗地里却在组建一支秘密班底。 通过一场运动会,他发现了一批铁匠出身,身体素质又好,且刚逃难来辽东镇的百姓。 以王天相为首,包括金世祥、丁启明、刘承爱、窦守位等在内,共计十七人。 组建这支班底是做什么呢? 过去杨承应常年领军,为了生存而奔波。 现在,他完全可以腾出手来做一件事,炼钨。 古代是没有钨矿冶炼,直到1783年才被西班牙人德普尔亚发现黑钨矿,并从中提取出钨酸。 也有人说与他无关。 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整个辽东地区仅有一个地方有黑钨矿。 巧得很,正是绣岩城往东北三十四公里,一处名叫大闹沟的地方。 “你们听说过黑色的石头吗?” 总兵府,杨承应问众铁匠。 “煤和炭都是黑色的。” 王天相答道。 “那么一柄好的战刀,要怎么打造出来?”杨承应又问。 “这和铁有关,还有把握熔炉的火。” 金世祥一边回忆一边回答。 “你们有没有想过,在炼铁的时候,往里面加一些东西。” 杨承应继续启发他们。 铁匠们你望望我,我瞧瞧你,似乎都有些难以启齿。 最后,还是王天相出声:“大帅,您是想在刀里面加一些东西,少用点铁。” “额,我的意思是让兵器变得更加锋利,而不是偷工减料。” 杨承应嘴角抽搐,赶紧纠正。 “可以加的东西不多。” 众铁匠想来想去,都想不到合适的材料。 “既然你们都不知道,我就告诉你们,这种材料叫钨。” 杨承应说道:“正是因为有了它,西洋的兵器会变得更锋利。” 尽管此时西方还没有钨,杨承应不介意用这个噱头,推广自己对钨的运用。 自己人太了解,说出来没人信。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