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再加上他们的严密封锁,致使后金很多探子被抓,让后金的情报渗透变得困难。 “张指挥使以前领导过豹韬营,麾下还有标营,的确是一位合适的人才,但是……” 祖大寿微微皱眉,“谁来接替张指挥使,担任盖州指挥使?” “疏不间亲,祖将军你认为谁合适呢?” 杨承应反问。 大帅都说了“疏不间亲”,祖大寿意识到这得从祖家选择。 祖家几兄弟,祖大寿、祖大弼、祖大春、祖大乐,还有妹夫吴襄都独立执掌一营。 单纯论才干,祖大弼和吴襄最佳。祖大弼统领前锋营,乃是重甲步兵,一般人无法胜任。 那么只有吴襄比较合适了,他领着勇健营,长期驻守在旅顺港区域,有丰富的地方经验。 “大帅,吴襄出任的确比较合适。”祖大寿点头赞同。 “新一师可没想象中的那么弱,他们经过训练,又在半年的厮杀中成长,还懂红夷大炮。” 杨承应笑道:“除了张存仁担任师长,祖宽担任副师长,监军让陈光福担任,总参谋长人选,我还没有想好。” 祖宽原是祖大寿的家丁,勇猛善战。 陈光福废是废了点,做个安抚士兵的监军还凑合。 而且王承胤被朝廷下诏斩首了,陈光福估计也不敢再有其他的念头。 “有个人合适做总参谋长,估计大帅是一时没想起来他。” 祖大寿笑着说道。 “谁啊?”杨承应反而好奇起来。 自己搜肠刮肚,都没想到一个合适的总参谋长。 总参谋长要求文武双全,在军事正副主官都不在的情况下,指挥全军。还有搜集情报,给出分析判断后的建议,真不是一般人能胜任。 “大帅您忘了,紫髯将军周文郁啊。” 祖大寿提醒道。 “他啊,的确很合适!” 杨承应恍然大悟。 周文郁长期从事治军安民和后勤工作,又跟着范文程、尚可喜和张存仁工作过,经验丰富,的确是一个合适的人选。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