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四回 后金出击-《明末:辽东雄狮》
            
            
            
                
    第(1/3)页
    沈阳,汗王宫。
    崇政殿内,皇太极有些烦闷地走来走去。
    他这些日子积蓄力量,目的就是为了与杨承应一战。
    却愕然发现,对方压根不想和你决战,而是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的去掉你的皮,直到核心。
    没有什么比这个更痛苦的。
    “大汗,绝对不能让杨承应再征林丹汗。”
    素有战略眼光的岳讬,劝道:“等他凯旋归来,蒙古各部就会闻讯而蠢蠢欲动。到那时,一切都晚了。”
    “我们可以趁他远征的时候再出兵!”
    萨哈廉说道:“不打鞍山,而是从凤凰城直捣李朝。”
    切断杨承应的海上贸易路线,这的确是一招妙手。
    皇太极却摇摇头:“此计看似成功,但是有一个致命的弱点。”
    “什么弱点?”
    萨哈廉不顾君臣之礼,好奇地问。
    除他之外,其他与会的贝勒大臣也一脸好奇。
    他们想不出来。
    望着一众满脸疑惑地大臣,皇太极深深地叹了口气:“杨承应麾下有水师,而且战船不计其数。
    他们只需要把王室和贵族用船带走,则我们只能劫掠财物和掳掠人丁回来。”
    生性粗豪的阿济格等贝勒,一脸懵逼。
    这些人心想,这有什么不好。
    多尔衮眼前一亮,却立刻收敛锋芒。
    在一群人左顾右盼的时候,一个声音响起:“这样做,我们至少有三个目的没有达到。”
    众人回头一看,原来是刘兴祚,都竖起耳朵听。
    刘兴祚道:“第一,逼迫杨承应回师,使其停止压迫蒙古的战略目的没有达到。
    第二,只会把李朝更加绑在杨承应的战车上,而倾全力资助他。
    第三,断了自己的贸易路线,粮食、耕牛、生铁等急需品,再也供应不上。”
    众人听了,若有所悟。
    皇太极满意的点了点头,心里尽管不信任刘兴祚,却也不得不承认他的能力。
    可惜啊,这样的人才却因为父汗杀无粮人政策而离心离德。
    “就是这样。”
    皇太极收起复杂的心思,表示赞同:“而且,由于入李朝的路线只有一条,很容易被豹韬营袭击。
    他们骚扰我们不是一次两次,阿敏就是因此而被迫撤军。”
    阿敏不撤军的真正原因是想在李朝自立为王,因他已经罚圈禁而被皇太极轻飘飘的掩饰。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