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二回 雨战-《明末:辽东雄狮》
            
            
            
                
    第(1/3)页
    大雨哗啦啦的下。
    杨承应伫立在营帐内,望着大雨,有些郁闷。
    下雨很烦人,下雨时和下雨后更烦人。
    会直接让道路泥泞,粮草辎重的运输变得困难。
    甚至爆发山洪。
    辽东军几乎在东岸,而粮草运输要从西岸往东岸运。
    一旦起了山洪,那么粮草断绝就在眼前。
    真是成也雨,败也雨。
    “经略,炮已经运来了三门,可以准备攻城。”
    靳国臣有些焦急,他对着杨承应的背影,说道:“迁延时日,只会对我军不利。”
    “下雨也有好处。”
    胡弘先身上仍然缠满了绷带,“敌军想要逃跑变得不容易,而我军则可以从容杀敌。”
    与后世的水泥路面或沥青路面不同,现在多为土路。
    道路上很容易形成积水,有时一脚下去,脚丫子就拔不出来。
    使劲儿一拔,恭喜你,光脚走路。
    得亏下雨前靠着临时搭的浮桥,运来了三门神威将军炮。
    三门炮,都放在雨棚下面。
    炮口塞着干衣服,防止雨水进炮管。
    “经略,下定决心吧。”
    靳国臣知道,主帅是担心雨中作战会让士兵生病,“与阵斩敌将和可能的失败相比,一些损失是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将士们每一次出征,不成功便成仁。”
    胡弘先也起身,“自古以来,不是大成就是大败,在这里作战,谁都没有退路。”
    话说到这份上,杨承应也不得不做出决断:“既如此,那就一口气拿下险山堡。”
    “遵命。”众将起身,抱拳行礼后离开。
    时至正午,雨还在下,但比早上小了很多。
    各将士本来都光着膀子,打湿的衣服穿在身上,反而容易生病。
    但随着军令下达,所有将士都在穿衣和甲胄。
    杨承应则拄着棍子,一脚深一脚浅的艰难爬到半山腰。
    穿过重重雨幕,已经能看见险山堡上的士兵走动,似乎已经意识到了辽东军即将攻城。
    他们在搬运滚木和礌石。
    杨承应用望远镜观察着这一切,下令道:“发令,炮火齐射。”
    掌旗官挥舞一面大的令旗。
    “炮手就位!”
    四名士兵上前,从炮管取下衣服,用木塞子裹着布,钻进炮管。
    检查布上有没有沾水。
    “一号,没问题。”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