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杨嗣昌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这哪是在帮助他洪承畴啊,是在帮助杨嗣昌自己。 但洪承畴不会不给杨嗣昌台阶下,便问道:“不知杨总督,找谁借的兵马?让我们等了数月之久。” “我是从辽东镇借的兵!”杨嗣昌应道。 此话一出,衙门内一片哗然。 总兵们在这种场合,连自由说话的资格都没有,只面面相觑。 孙传庭倒是可以随意开口:“是蓟辽武经略麾下的兵马?” “正是。”杨嗣昌肯定的点点头。 心里还有些小得意。 洪承畴睁大眼睛:“不知道杨总督借的是哪支军队?” 他和杨承应有过短暂的接触,知道辽东军不止一支。 “辽东军整编第二军新六师骑兵三团,共有战兵两千人。” 杨嗣昌回答。 周汝弼微微皱眉:“才两千人,是不是少了点。” “不少啦。”杨嗣昌说道,“本督为了借这点兵,可是费了好大的力气。” “早就听闻辽东军能打,是不是真的啊?”周汝弼还是不信。 农民军据说有二十万之众,靠两千战兵,太不现实。 洪承畴却道:“无论如何,感谢杨总督大力支持。” 行了一礼后,他又问:“我们能不能去看一看辽东军?辽东军的大名如雷贯耳,但我们还是第一次见呢。” 杨嗣昌想了一下,说道:“可以是可以,但军法森严,你们到了之后别乱走。” 话说的有些难听,却是实情。 杨嗣昌这些日子跟着走,明显感受的出来。 他有个仆人就因为在营中乱窜,挨了十几军棍。 “这是当然的。军法无情,古已有之,咱们走吧。” 洪承畴起身,他有些迫不及待。 然后,府衙外的百姓们,就看到一顶顶轿子在士兵保护下,像流水一样离开了府衙。 骑兵第三团驻扎在庆阳城外,东南角的周庄。 众官往军营,还没到,就看到李国英率众将在营外等候。 如果是寻常军队,他们会直接到营门口下轿。 但是得给杨承应一个面子,众官在营门外便下了轿。 李国英上前:“末将李国英,率团中大小将士,恭迎洪总督、杨总督及诸位大人、总爷。” 洪承畴答礼后,问道:“将军知道我们来?” “额……不知道,只是临时看到,简单的布置一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