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回 老实的李自成-《明末:辽东雄狮》


    第(2/3)页

    对方的实力也太吓人。

    李自成反应倒是非常快:“张头领,我们不宜在这里继续驻扎,得赶快离开。”

    “咋的,一仗没打,就要撤走啊。”张献忠有些不甘心。

    “不撤走,怎么办?我们打不过这支军队。”

    李自成也不甘心,但现实很残酷。

    张献忠宽慰他:“敌人这么强,人数一定不多,咱们以多打少,还怕干不死他。”

    “这……”李自成还想坚持一下。

    张献忠继续劝道:“陕西就这么大块地儿,养着二十万义军。要不是没地方,咱们至于被赶到这个地方,与敌人玩命。”

    这也是实情。

    农民军向来如此,都赶着好的地方挤。

    李自成和张献忠每回都来迟一步。

    没办法,谁叫他们始终被官军主力盯着打。

    凡是想搞点大事,刚开始,就被掐灭。

    李自成只好同意了。

    他们没等多久。

    转年,崇祯六年的正月。

    连续晴了三天。

    地上的泥泞也变干了。

    李自成预感到,敌人即将进攻。

    果然,当月的十三日,明军大举进攻农民军。

    其中一支,正是辽东军骑兵第三团。

    战兵和辅兵加起来才八千,却要去迎战西北面的农民军最强者之一的李张组合。

    不仅如此,区区数千人的军中,有两位总督和一位巡抚。

    洪承畴、杨嗣昌,孙传庭,历史上影响天下大势的人物都在其中。

    “报!前方哨骑侦查,敌军已向我方靠近,兵力甚多。”

    哨骑报告完,飞马离开。

    李国英下令就地构建防御工事。

    辅兵修拒马,挖壕沟……

    骑兵纷纷换了战马,穿上厚厚的棉甲。

    炮兵也动手构筑火炮阵地。

    他们将大炮拉到阵地,插上杆子,测风速和风向。

    一切都井然有序,丝毫不慌。

    三个文官也不慌。

    他们背着手,站在参谋部的帐篷里,看参谋画图。

    这种图上作业,他们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孙传庭好奇地问:“你们在哪里读书?学的是什么?”

    “讲武堂读书。”

    一个参谋,边用尺子和毛笔划线,边回答:“学的是图上作业,专门根据观察哨画出各军位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