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五回 进入沈阳-《明末:辽东雄狮》
            
            
            
                
    第(1/3)页
    崇祯六年十月十七日,公元一六三二年。
    巳时。
    沈阳南门——德胜门,随着一阵嘎吱声,两扇厚重的大门被缓缓推开。
    门后面,一群身着丧服的后金国勋贵大臣,从城里面缓缓的走了出来。
    他们都低着头,面容悲伤。
    扶老携幼,排出长长的队伍。
    城门上,高高悬挂着一面白旗。
    杨承应骑在马上,目睹着这一切的发生,心中五味杂陈。
    十一年啦,与后金的争斗,终于到了落幕的时候。
    可喜可贺啊!
    等代善携册宝到马前、跪下献上,杨承应翻身下马,将这位年仅五十岁的爱新觉罗家族长扶起。
    “经略,这一仗是大金国输了。请您看在上天有好生之德,不要再行杀戮。”代善恳求道。
    杨承应却道:“大明与建州百余年恩怨纠缠,你攻我杀,已是尸横遍野。
    浑河里流的不是水,而是二十年的英雄血。
    以后,各族和睦共处,共享太平。”
    代善低头,抱拳施了一礼。
    杨承应拉着代善的手,到他提前准备好的坐骑前,“请上马,我与公一起进沈阳城。”
    “这……这不妥当吧。”代善摆了摆手。
    他懂杨承应的意思,但他担心这会给岳讬、硕讬等带来不幸。
    权势越大越危险!
    杨承应却不计较这个:“我知道你担心什么,但是稳定女真,使各族和睦共处,还要靠公的帮助。”
    代善这才勉强接受。
    杨承应又到了皇太极的家人面前,看到一个三岁小孩。
    他蹲下身子,用蹩脚女真语问小孩:“你叫什么名字?”
    “硕塞。”小孩回答,眼神中带有几分恐惧。
    杨承应微微一笑。
    原来是历史上的大清承泽亲王。
    一六三二年,福临还没出生。
    杨承应将硕塞抱起来,放在马鞍上,自己随后翻身上马。
    前面侍卫开道,杨承应策马,带着小硕塞进德胜门。
    代善和多尔衮一左一右,比杨承应稍微慢一点。
    众人进德胜门。
    至此,这座在天启元年丢失的城池,失而复得。
    进城后的第一件事,是举行葬礼。
    崇祯六年十月十八日晨。
    天色灰蒙,冬风呼呼,小雪纷飞,别有一番凄凉意味。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