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回 草包熊文灿-《明末:辽东雄狮》
            
            
            
                
    第(1/3)页
    “以温卿家的意思,朕该赐予杨承应一个什么封号?”
    崇祯追问。
    “恕臣斗胆,杨承应是燕国公,燕地自古以来都代表北方。”
    温体仁说道:“臣以为,封他做燕王,名正言顺。再者,燕国在七雄之中不属于强国,给他无妨。”
    崇祯觉得有几分道理,扭头看向杨嗣昌,想听听他的意见。
    却见杨嗣昌一脸愤怒的盯着温体仁。
    “杨卿家,为何如此?”崇祯好奇地问。
    “陛下,温首辅这是在祸国害民!”
    杨嗣昌奏道。
    温体仁连忙辩解:“陛下,杨嗣昌与杨承应走得很近,他这分明是在帮杨承应说话,还攻讦微臣。”
    崇祯感到有些头疼,便问杨嗣昌:“杨卿家,为什么认为温卿家这话不对?”
    给原本火药味很浓的气氛,降一降温。
    杨嗣昌长吁了一口气:“难道陛下忘了吗?成祖爷没有登基之前的封号,正是燕王!”
    一句话,让崇祯再也不头疼,而是如梦初醒。
    温体仁吓得一哆嗦。
    朱棣打着“奉天靖难”的旗号,率军入南京。
    如果杨承应被封燕王,等于是向天下昭示,朝廷赐予了他“奉天靖难”的大义。
    什么?你觉得牵强附会。
    杨嗣昌相信,杨承应一定会在这上面大做文章。
    毕竟大明立国以来,活着的功臣被封王,杨承应还是头一个。
    “况且,周这个封号挺好。”
    杨嗣昌说道:“古有周公辅政,成千古美谈。陛下可在诏书中委婉提出让杨承应辅佐大明天子,安定北疆的话。”
    “这话有些牵强。”温体仁道,“还有周文王一生服侍商王,武王攫取天下的事。”
    他不死心,还想挣扎一下。
    “怎样写诏书,全看陛下圣断。”
    杨嗣昌不再和温体仁争论,而是直接面对崇祯。
    崇祯想了一下,说道:“杨爱卿,你代朕草拟一份诏书,朕看了之后再做决定。”
    “遵旨。”杨嗣昌起身退下。
    崇祯把目光投向温体仁,心中开始有些不满。
    自温体仁入阁以来,除了斗还是斗,实事没干成几件。
    相比之下,周延儒虽然嘴上有点恶毒,但能干事。
    “陛下,臣有个不错的提议。”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