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三回 外喀尔喀-《明末:辽东雄狮》
            
            
            
                
    第(1/3)页
    蒙古中兴之主达延汗分封诸子时,将居住在喀尔喀河两岸的万户蒙古百姓一分为二,分别授予第五子阿勒楚博罗特、幼子格哷森札札赉尔。
    居住在河东,即内喀尔喀五部,领主是阿勒楚博罗特。
    明朝中叶,内喀尔喀大举内迁到大兴安岭东南,成为明廷主要的边患之一。
    阿勒楚博罗特的后裔,在李成梁担任辽东总兵的时代异常活跃。
    比如被李平胡一箭射杀的速巴亥,被林丹汗恩将仇报,追杀致死的炒花。
    到了杨承应入住草原时,异常活跃的宰赛,就是阿勒楚博罗特的重孙辈。
    居住在河西,即外喀尔喀七部,领主是格哷森札札赉尔。
    格哷森札札赉尔与妻子杭图海生育数子。
    其中,长子阿什海,正是扎萨克图汗部的始祖。
    三子诺诺和,是土谢图汗部始祖。
    第四子阿敏都喇勒,是车臣汗部始祖。
    肯定很多人心中疑惑,从地图上看,甘肃以北的蒙古部应该叫蒙古左翼,辽东以北的蒙古部才叫蒙古右翼。
    现实格局却是,甘肃以北的鄂尔多斯和土默特部叫右翼蒙古,辽东以北的察哈尔部却叫左翼蒙古。
    那是因为,我们站的角度,和蒙古人不一样。
    蒙古人从北方南下,他左手的方向是辽东,所以叫蒙古左翼。
    同理,右手方向是甘肃,所以才叫蒙古右翼。
    车臣汗部紧挨着呼伦贝尔大草原,汗帐在克勒木和屯,今温度尔汗附近。
    土谢图汗部居中,汗帐在库伦,即今乌兰巴托。
    札萨克图汗居右,汗帐在乌里雅苏台,古今同名。
    别看三大汗联手而来,其实他们互不统属,而且彼此矛盾很深。
    要不是杨承应把持着商贸路线,兵锋已经抵达赤塔,他们也不会一起前来。
    杨承应设宴,为三大汗接风。
    针对座位问题,杨承应搞出一个菱形。
    把桌子安排成规则的菱形,但无论哪个角度都面对居住在主位上的杨承应。
    为了不让坐在杨承应对面的人,感觉自己背后是门,还把宴席挪到了很靠里面的位置。
    确保端菜送汤的人,进门后,是从侧面切入宴席,而不是某个人的背面。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杨承应问道:“诸位一定和罗刹国(沙俄)有过接触吧?”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