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五回 巡视篇(完)-《明末:辽东雄狮》
            
            
            
                
    第(1/3)页
    卢象升独坐在偏厅,心情复杂。
    关于杨承应,他是虽未见面却闻其名。
    早在大名府任职时,遇到杨承应的部下孟乔芳就以剿灭登州叛军为名,迁徙山东百姓。
    卢象升曾上书朝廷,请求朝廷治罪,却被无视了。
    到了宣大任总督,他愈发感受到杨承应的恐怖。
    整个北方,已经被渗透成了筛子。
    所以,他没有选择惊动他人,而是单独找杨承应会面。
    原因无他,抓不抓得住杨承应还是其次,辽东军肯定最短时间拆了长城,在当地人引路下救援。
    卢象升正想着,只见一个身着锦衣的青年走了进来。
    “卢大人,让你久等。”
    杨承应笑着说道:“外面雪景正美,大人可否愿意与我一起到外面逛一逛。”
    “客随主便。”卢象升道。
    杨承应笑道:“哈哈……这里你我都是客人。请!”
    “请。”
    两人沿着花园的石子小路,往花园深处走去。
    “卢大人今年三十又四了吧?”杨承应率先开口。
    “正是。”
    卢象升点点头,有些感慨道:“到明年的三月初四,便是我人生中的一个大节。”
    杨承应若有所感。
    这里的节,不是气节,而是“坎”的意思。
    古人常用虚岁称呼自己,卢象升生于1600年,明年35周岁,虚岁是36。
    人们常说,三十六岁是人生中的一道坎,是运势最差的本命年。
    所以,农村很多人会过三十六岁生日。
    杨承应没穿越前,很小的时候还去吃过席。
    因此不陌生。
    “杨经略今年贵庚?”卢象升反问。
    在他这里,杨承应只是蓟辽经略。
    “三十又一,明年就三十二。”
    杨承应也说了虚岁。
    “多少人枯坐书斋,至今还是童生。杨经略却东征西讨,将广大的土地纳入掌中。”
    卢象升不紧不慢的说道:“连在下小小的努力,也被杨经略轻而易举地瓦解。”
    他指的是,之前用贸易“要挟”蒙古外喀尔喀各部,让他们远离杨承应。
    不料,三大汗听说辽东军都到了赤塔地区,立马改了风向,甚至携九白之贡觐见杨承应。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