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八回 进京面圣-《明末:辽东雄狮》
            
            
            
                
    第(1/3)页
    崇祯皇帝人在紫禁城,希望能与杨承应会面。
    当杨承应说出这则消息的时候,众人无不震惊。
    「为什么要会面?」祖大寿吃惊道。
    在他印象中,杨承应一次都没有去过京城。
    而且,作为实际独霸一方的藩王前往京城,是一件很危险的事。
    杨承应道:「密诏上说,陛下想见我,顺便看一看我这个做姐夫的模样。」
    说的轻描淡写,很显然杨承应也不信只是简单的会面。
    「朝廷在南边吃了不小的亏,洛阳、襄阳先后失陷,却在这个时候要求见大王,还是密诏。」
    宁完我说道:「大概是想对外造成一种大王‘主动进京的假象,以挽回皇帝的威严。」
    这是一个本来很简单又很直白的事。
    杨承应先消灭后金,后占据辽东,手都伸到江南了,在君为臣纲的年代,已经属于大逆不道。
    大明臣民百姓都看在眼里,只要明廷一天不讨伐杨承应,就是皇权不振。
    杨承应作为臣子主动觐见天子,对于挽回天家颜面,是一件很有利的事。
    但杨承应要见的对象是崇祯,事情就变复杂了。
    因为崇祯皇帝有借「召对」的名义杀袁崇焕的前科,这让杨承应手底下的那帮人,不少反对进京。
    其中,范文程最积极。
    「自古以来,功高震主是杀头的大事。大王,京城去不得,身陷囹圄事小,皇帝铤而走险事大。」
    范文程说道:「就算大王侥幸脱线,开战势在必然,这对于大王整体战略会造成巨大影响。」
    毕竟杨承应曾经在明廷的羽翼下,在明廷臣民百姓眼中,杨承应是大明臣子。
    与李自成等农民军首领相比,不具有先天合理性。
    真要撕破脸面,以辽东军的实力攻破京城,问题不大。
    但那会落入尴尬的境地,成为众矢之的。
    「我也不想这样,有前车之鉴在。」杨承应点头道。
    他曾经被王化贞召到辽阳,双方差点撕破脸。
    「去,其实可以去。」
    宁完我却道:「我军已经从东、北、西南三面包围京城,再带上一部分士兵,又有权贵做内应,去也不怕。」
    「只是……」宁完我话锋一转,「不能用‘觐见皇帝的名义进京城!」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