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二回 劝说-《明末:辽东雄狮》
            
            
            
                
    第(1/3)页
    杨承应和卢象升一行人,于三月十三日到达集宁。
    卢象升感觉自己来到了陌生的地方。
    陌生不在于地区,而在于内心的一种感觉。
    比如道路,都不是土路,而是石子路。但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石子铺成的路,而是明显添加了其他东西。
    整条道路宽敞、平坦,各种马车行驶在上面,络绎不绝。
    在这里,会看到穿着各种风格衣服的百姓,说着不同口音、甚至不是同一种语言的话,或讨价还价,或闲谈聊天。
    卢象升甚至认为,能吵架也是一种幸福,起码说明他们吃饱了,有力气争论。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孩童们的读书声,传入卢象升的耳中。
    他停住了马匹,侧耳聆听。
    杨承应也停了下来,扭头看见卢象升认真的神情。
    真是一位纯臣。
    「这里的孩童都是军中子弟?」卢象升忽然问道。
    「军中子弟另有学堂,这是为穷苦百姓专门建设的学堂。」
    杨承应笑着回答。
    「教化百姓,也是一件大功德。」卢象升道,「我也想在山西等地推行教育,可惜囊中羞涩,终究只是一个主意。」
    「让百姓有心思把孩子送到学堂,如果家中食不果腹,哪有心思把孩子送来。」
    「是这个道理。」
    「走吧,我带你去一个好地方。」
    杨承应策马先行。
    卢象升瞅了学堂一眼,骑马随后跟着。
    一行人穿过集宁的西城,来到了集宁东南的钢铁厂。
    卢象升还没到,就远远看到了钢铁厂上空的烟云。
    那是他从未见过的大厂。
    在李国英、刘承爱的用心运作下,钢铁厂已经能大批量生产出合格的钢铁。
    生铁,熟铁,碳素钢……
    从而延伸出兵工厂,炮厂,农具制作厂等一系列厂房。
    打造出高质量的马蹄铁,武装后的辽东军和蒙古骑兵,纵横塞外。
    「请随我来,带你去看一眼兵工厂。」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