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回 沈阳大会-《明末:辽东雄狮》
            
            
            
                
    第(2/3)页
    只不过租金不是收钱,而是灾民急需的粮食。
    再把粮食运往受灾的地区,算是额外给灾民的土地补贴。可以极大的提高他们的种地热情,来年大规模播种。
    「现在的问题是关内连年动乱,移民到关外越来越远。粮食消耗也越来越大,必须得从长计议。」
    沈世魁绕来绕去,心思昭然若揭。
    杨承应懂他话里的意思,只道:「此事没到可以讨论的时候,先不着急。」
    这是他第N次避而不谈那个话题。
    什么话题呢?
    入关!
    在沈世魁等人看来,明廷在中原的统治岌岌可危,江南也在闹声势浩大的奴变。
    王府统治区域,北到贝加尔湖,南至长城边上,西到库页岛,东至西域。
    四院——政事院,枢密院、大理院和都察院,运转了这么多年。
    要论忠心,已经没有比他们更忠诚的——能在统帅长期不在,各司其职治理好整片统治区域。
    还有什么可顾忌的?怕推翻大明之后,遭到各方围攻。
    辽东军精锐数十万还会怕这个!
    祖大寿的神情非常严肃,提到入关的话题,他不能不说话:
    「
    殿下,臣听闻明军掘开黄河堤坝,水淹开封。臣闻宋朝末年就曾挖开黄河阻挡金兵,致使黄河改道,水患一直到元末都没解决。如果大王早日入关,怎么会发生这种贻害千年的事!」
    性格粗豪的他,跟随了杨承应十几年,头一次完全不理解杨承应到底想干什么!
    明明拥有扭转乾坤的武力,却既不入关,也不扶持大明。
    似乎不止是祖大寿,连范文程、宁完我这些谋士,张存仁、鲍承先等良臣,都露出疑惑不解的表情。
    看到这么多张不理解的脸,杨承应知道可以说几句了。
    他缓缓说道:「你们不理解这很正常,因为我一直没说。我们入关很容易,乾清宫换了个人坐龙椅也很容易。但是,我要的不是简单的入关,而是摧枯拉朽一般击溃一股势力,一股隐藏在明廷最深处的势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