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六回 无力回天-《明末:辽东雄狮》
            
            
            
                
    第(1/3)页
    血水浇灌大地。
    距离越近,步枪的威力越大。
    在小鼓声的伴奏下,辽东军始终保持线列阵型。
    装填弹药—开火—换弹—重新开火——再重新换弹。
    没有人发动冲锋。
    骑兵在步兵方阵的侧翼,一旦敌骑强行冲阵,立刻会用骑墙冲锋从侧翼对敌骑切割包围。
    农民军仍在进攻,杨承应知道他们的打算,希望缩短距离,用肉墙战术撕开口子。
    某种程度上,他们的确成功了。顶着枪林弹雨,硬生生的冲锋到距离辽东军很近的距离。
    然后,响起了鸟枪和三眼铳。
    有辽东军士兵中弹后倒地,身后的士兵立刻迈过同袍遗体,继续向前挺进。.
    医护人员找准时机,用担架抬走到后方医治。
    一片片硝烟在阵前响起,紧随其后破空之声传来,一粒粒锥形子弹穿破硝烟,打在农民军的方阵里。
    农民军一方渴望短兵相接,但他们发现自己无法抵达住密集的火力网。
    除了一排排子弹,还有一门门大炮在挑射农民军的后方。
    站在土山上指挥作战的杨承应,透过望远镜密切注视着战场上发生的一切。
    他敏锐的发现,农民军已经有撤退的迹象。
    不过,这种迹象不是很明显。
    双方距离看似很近,但是农民军遭受到火力打击更加凶猛。
    但是,他们经受过战争的考验,视死如归。
    面对凶悍的敌人,辽东军中比较靠前的士兵,也已经给枪管装上刺刀。
    准备开始肉搏战。
    很快,两支军队终于进入短兵相接,士兵们用相同的横阵,不同制式的武器,打成一团。
    近身刺杀术,是辽东军刻苦训练的一项基本技能。
    以紧密的阵型滚滚向前,端起手中装上刺刀的步枪,不停地刺向敌人的要害部位。
    杨承应紧皱的眉头终于舒展,他发现了农民军已经出现颓势,最主要是信心上的打击。
    依靠巨大的牺牲,把战场变为他们引以为傲的肉搏战,却惊讶地发现对方近身肉搏也很厉害。
    那么前面的牺牲变得没有意义,甚至起到反作用。
    因为骑兵出击了。
    各军的骑兵团,开始以骑墙冲锋的方式,从侧翼杀入农民军的军阵之中。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