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长安。 乾陵。 除了祭祀所用的献殿、司马院、下宫等殿宇,就在去主陵五里处,还有供后代皇帝谒陵时,暂且驻跸斋沐的行宫。 因乾陵起建之时,高宗是住在大明宫内的,因此这处行宫的布局,倒是与大明宫的帝王寝殿仿佛。 海棠满树,在夜色灯火中若云蒸霞蔚。 姜握住在这里,不免会有一点恍惚。 似乎这一世,走过太极宫、上阳宫、洛阳紫薇城后,又开始倒带了一样。 她伏在窗口安静看了一会儿l‘高烛照红妆’。 直到风吹海棠花落如雨,她才起身从匣中取出一枚占风铎,挂在窗口。 圣神皇帝进门的时候,正看到她站在窗边往金钩上挂占风铎的背影,发丝如雪,也如这春日皎皎月光,被窗外高悬的灯烛映成一片微红。 “陛下。” “咱们可在这儿l多住两日。”皇帝伸手,捻去她发间方才掉落的海棠花瓣。 姜握从桌上拿起半透明似的花瓣,刚要开口,一阵春风拂过吹动玉片做成的占风铎叮玲作响,当真是敲冰戛玉之声。 姜握听过风声,忽然道:“初见之时,是晋王请我为他算西域之行可安稳。” 她无需特意指出谁与谁初见之时,毕竟那一日在场的四人都明白。 只是如今能听懂的,自然只有她与皇帝两人了。 圣神皇帝也在榻上坐下来:这些日子,姜握其实很少提起崔朝,只是按部就班地起居坐卧。 而臣子陪葬皇陵的一应流程,自然是太常寺的人最清楚。于是崔朝棺椁至长安后,接下来的步骤,圣神皇帝就都交由长安太常寺卿带人妥帖料理。 姜握一直随行看着。 直到今日封土,她亲手将第一捧土轻轻抛在棺椁上,泥土打在木板上的声音,有点像沉闷的落雨。 许多回忆不免纷至沓来。 春夜温柔如许,在皇帝听来,姜握的声音也依旧如玲玲振玉,与悬挂的占风铎仿佛。 姜握看着对面的亲人:“当时我与他们道——崔使节骨有荣贵,必得晚途安惬,兼年寿久长。想来年少时波折,便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如今看来,我十几岁的卦象就颇准。”姜握还对着皇帝笑了笑。 十七岁的她,觉得人假如能活到六七十岁,那绝对算是年寿久长。 只是没想到,这么快就到了。 ** 崔朝去的并不突兀,是很像一朵安静的花。 从开放到慢慢露出些枯萎之意,到真正落下,一切都有迹可循。 姜握循迹走来,走到今日。 “我只是一个寻常的人。”崔朝如是对她道。 他自知不会像姜握一样,来历特殊身体状况好的成谜,也不能像圣神皇帝一样天赋异禀,显然是天生长寿与精力过人。 他甚至也不像先帝一样,经年困于病痛折磨,令人看来伤怀惋惜。 崔朝想,他就是一个再寻常不过的人,生老病死皆如期如约而至。 只是,他遇到了一些不寻常的人而已。 自年后,他精神明显不太好了,两人相伴的时间就多起来。 经常是他醒来,就看到姜握坐在榻旁。 两人只是断续说起些家中琐事。 譬如崔朝嘱咐她,每年夏日端午要悬挂的艾草,要如何系五色缕以辟邪,取下来后,又如何处置。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