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好,小兄弟你跟我来。”唐同甫把沈东带到不远处的一家古玩店。 “老唐,来啦。”老板跟唐同甫很熟悉,是多年的老友了。 “小兄弟,这是我的老友,也是这古玩店的老板陈向阳。”唐同甫朝老板点点头,向沈东介绍。 “陈老板你好。”沈东微笑点头打招呼。 “你好。”陈向阳朝沈东点点头,又看向唐同甫,“老唐,这位小兄弟是……” 唐同甫笑着介绍:“老陈,这是我刚认识的小兄弟,他叫……” 说到这,他才发现,自己刚才都没问沈东的名字,都不知道怎么介绍了。 好在沈东醒目,接话道:“陈老板,我叫沈东。” 陈向阳点点头,又问唐同甫:“老唐,你带这位沈小兄弟过来是……” 唐同甫笑道:“沈小兄弟在外面的摊位上,淘到了一件好东西,我想过过眼,借你的地方一用。” 陈向阳来了兴趣:“是吗?什么好东西?” 唐同甫看向沈东,示意沈东把东西拿出来,跟他说道说道。 沈东倒不怕这两人搞什么手段,侵占他的砚台,把花瓶放下,把那个砚台拿了出来,放到旁边的桌面上。 “这个砚台有什么讲究吗?”陈向阳凑近看了看,没看出什么。 “我也看不出来,咱们就听沈小兄弟说吧。”唐同甫道。 “唐会长,陈老板,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所用的砚台有一个特性,我想你们应该知道吧?”沈东提示道。 听到这话,唐同甫和陈向阳都是脸色一变。 唐同甫立刻把砚台拿起来,翻了个面,眯起眼睛查看底部,片刻后惊呼出声:“真是苏东坡用过的砚台!” 经过史学家鉴定,苏东坡用过的砚台的特性,就是每个砚台的底部,侧起来看,就能够看到苏东坡三个字。 这不是苏东坡要求制作的,而是苏东坡作古后,其儿子特意让匠人采用特殊的方法搞成这样的。 其儿子说这样做,是为了纪念父亲。 这个特性,已经被古玩界所认可。 以往古玩界也有苏东坡的砚台流出,确实是这么回事。 很多资深古玩收藏家都知道是这么回事,只有半桶水的那些人不知道。 那个摆地摊的摊主及其找的鉴宝专家,就不知道这点。 要不然肯定会这么查看一下,只要查看,就能够发现这点。 “老唐,你把东西放下,让我看看。”陈向阳焦急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