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还有这个。” 棉裤,蓝白竖纹的布料。 婶子一脸期待的看着沈东,“咋样,我找好几个闺女问了,这样子挺时髦。” 除了这些,毛衣,围脖各种礼物,在沈东身边堆的像小山一样高。 能想象,他们一边做着棉裤,针织毛衣,一边还纠结,‘沈东能不能喜欢这款式啊’? 都说穷山恶水出刁民,这话,是扯淡。 村里人不会虚头巴脑,没钱的时候就惦记着柴米油盐,抠门,斤斤计较。 可他们拿谁一根葱,心里一定惦记着还回去一把韭菜。 这不,毛衣棉裤就是石山村还给沈东的韭菜,不值钱,可一定是婶子们花心思做出来的。 沈东没道谢,指着桌上的美味开玩笑,“让我吃一口呗,真饿了。” “对对,吃!”左边婶子倒酒,右边大叔递上筷子。 十七八个人站着,笑吟吟的看着沈东吃,看沈东竖起大拇指,那笑容像抹了蜜一样甜。 “真好,还是家里的饭菜香,唉,腊八蒜有吗?来点。”沈东狼吞虎咽的吃着,不客气的冲村里人吆喝。 “有,我给你取来!”没人觉得这是吩咐,反而笑的更开心了。 人群中,有婶子低声议论,“沈东还是那样,不见外,不见外就还是石山村的人。” “废话,不是石山村的人,是哪的人?”朱墩子抱着一坛子熏肉,从人群中挤上来。 村里,还是存在男尊女卑的阶级观念,朱墩子说话,妇女也就不插话。 朱墩子也是笑呵呵,把熏肉坛子往桌上一放,山里人独有的大嗓门调侃道。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