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他有些不高兴,背着双手往山庄走,一言不发。 可以理解,这养殖场今日的辉煌,朱墩子付出了太多心血,毁了,可惜。 朱墩子也理解沈东,所以,他腹稿充分,追着沈东道,“沈东,你别瞧不起这些牲口,全国一天吃多少猪肉,多少鸡蛋?” “咱二代猪和寻常猪肉一个价,本就有市场优势,不说供应全国,就单纯京城市场,一天的猪肉消耗就是二十万斤,咱们一斤肉赚四块钱,那一天也是八十万!” 沈东听的出来,这是梦想的声音饱含热情。 可这不是他沈东的梦想。 沈东停下脚步,手一挥打断朱墩子,笑问道,“你是希望,我把石山买下来,给你盖养猪场?” “不是不是。”朱墩子感觉沈东有松口的意思,脸上有了笑容。 他急忙上来解释,“村里的房子留着租给工人住,养殖场不占一块好地,庄稼地,果园子,鱼塘哪个也不荒废,我全都接下来。” “我问了于老二,美食街只有一部分菜是石山供应的,你把石山交给我,肉,菜,瓜果我全包了。” 别说,这一句说到了沈东心坎上,来之前,沈东就考虑了农副产品供应基地 他随便找一块大石头坐下,冲朱墩子一甩头,“细说说。” 朱墩子不是脑壳一热,真是费尽苦心考察过,他趁着猪流感技术交流会,去了全国蔬菜批发基地,寿春,看到了大棚技术,管道种植,无土栽培。 “那边的一个大棚,一年至少赚六七万。” 朱墩子也不是瞎子摸象,摸到什么都说好,他一本正经道,“无土栽培那是高科技,管理成本太高,咱们不搞,但大棚和管道技术相对简单。 另外,咱们沿海气候好、冻土时间短又靠着水库,还有养殖场源源不断的农家肥,种地这方面,咱们比寿春有优势。” “他们可是全国蔬菜批发市场,你想想,周年种植,一年得赚多少钱。” ‘批发’又一次触动沈东的心。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