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要变天了-《四合院之我是许多年》
            
            
            
                
    第(2/3)页
    许多年摊了摊手,无奈道:
    “总不能我去把人家的核潜艇给带回来吧?”
    “你能把别人的核潜艇给带回来?”于光元瞪眼,满脸不敢置信?
    “不是,领导您真的要我这么干啊?”许多年也惊了,虽说空间里还躺着一艘核潜艇,可他还真没想过,直接把核潜艇给送回内地。
    这要是真送回去了,文津街那些领导,指不定会胡思乱想什么呢。
    毕竟许多年一人干掉人家一艘核潜艇,已经够牛逼了。
    出其不意之下,混入敌方的潜艇基地,在核潜艇没有人的情况下,还是有可能把核潜艇开走的。
    但,人家基地也不是吃干饭的。
    只要许多年敢开走,人家又岂能不发狂?
    肯定拼死也要把核潜艇给带回来或者炸了呀。
    上次带回来核动力反应装置,已经是非常幸运的一件事了,把核潜艇开回内地,那也太疯狂了。
    于光元没好气地瞪了许多年一眼:
    “原来你跟我开玩笑呢,你呀,我虽然很想你立功,但你可不要把自己置于危险之中”
    两人聊了一会儿这些事儿,许多年这才起身离开了。
    等他离开办公室之后,于光元突然失笑地自语道,“这臭小子,真是疯狂,也不知道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把核潜艇给造出来?”
    唉!
    他叹了一口气,旋即投入到工作当中。
    尽管前年的时候,许多年贡献了核潜艇的众多技术资料,也提供了核动力反应装置。
    但内地想要制造出自己的核潜艇,没个十几二十年,基本上不可能。
    因为造一艘核潜艇,看似简单,实际上是考验一国的重工业发展水平。
    内地的重工业,几乎是从废墟之中慢慢建立起来的。
    现如今,也依然没有摆脱掉别人的影子,更别谈什么自主创新了。
    再说了,制造核潜艇的众多设备,这些技术都没能吃透,就不要想着一步登天了。
    驱车离开唐楼的许多年,很快就把这事儿丢脑后了。
    家里多了一个宝宝,总是可以听到她的哭声。
    客厅,许多年抱着小家伙,哄她入睡。
    小家伙刚吃完奶,这会儿全身都是奶香味。
    在厨房干活的李金莲,看到秦淮茹涨奶有些难受,不由很是羡慕。
    后者三十多岁这个年龄,生完孩子之后,身材居然那么快就恢复了。
    而且奶水还那么多,要不是这会儿小家伙还没睡着,恐怕就会由许多年来帮忙解决涨奶的问题了。
    后者医术那么好,最近都是他来处理这些事儿的。
    “夫人,这鸡汤已经熬好了,您是现在趁热喝,还是等会儿再喝呀?”
    李金莲走出厨房,跟秦淮茹汇报道。
    “等一下,先放那边吧。”
    摆了摆手,秦淮茹又看向许多年道,“你说说你,我都涨奶了,你还让我喝那么鸡汤干嘛?总是浪费钱.”
    “小茹,我们做父母,肯定要保证孩子的口粮啊.”
    许多年还没说完,秦淮茹马上就甩了个白眼过来。
    到底是谁的口粮?
    老不羞!
    傍晚,小豆包她们放学回来了,刚进家门,就闹哄哄地道:
    “爸爸,我们学校今年有冬令营活动,是学校组织成绩好的同学,前往白头鹰那边.”
    冬令营?
    什么鬼啊!
    今年九月份之后,已经十岁的小豆包她们便读初一了。
    尽管十岁读初一,似乎有些过早了,但其实不然。
    小豆包她们的年龄是十周岁多一些,但现在的身高已经超过一米五了,跟她们同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没有多少区别。
    要知道,读初一的小屁孩,一般都是十二三岁左右的年龄。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发育早的话,有些都已经一米六了。
    而小豆包和小团子她们虽然已经一米五了,发育速度偏快,但许多年和他师傅张明德都检查过,这是正常情况。
    所以并没有什么不妥。
    让她们读初一,也算正常,并没有太突出。
    然而现在听说学校要组织冬令营活动,许多年还是挺惊讶的。
    六十年代就有冬令营了啊,这可真是刷新了他的认知。
    “那你们想要去参加么?”
    听完之后,许多年笑着询问道。
    整个冬令营活动是持续半个月,意味着,春节就在国外度过了。
    作为父亲,许多年自然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有自己的想法,自己去经历一些事儿。
    毕竟她们也已经十岁了,是时候可以稍微放手,让她们自己照顾自己了。
    上辈子,许多年可是在四年级的时候,就开始住校了。
    当时他读四年级的时候,也就是十岁的年纪,并不大。
    需要在每周星期天下午四点多骑自行车,骑行大概七公里,走的是泥地山路,上下坡都有。
    然后在陌生的学校,跟一群同龄人住一间大寝室,嗯,男女分开不同寝室的。
    那个时候,学校提供大蒸锅,需要学生自己淘洗稻米,放水,然后放入蒸锅里。
    菜就是食堂提供,但许多年都是从自己家里带一下萝卜干之类的菜,这样可以省钱。
    衣服也是自己手洗的,完全就是自己照顾自己。
    他当时也才十岁罢了。
    而这个住校,从十岁,一直到了大学,直至出来社会。
    现如今,小豆包和小团子也已经十岁了。
    而且相比起来,她们会的东西很多,也去过很多地方,并且身高也到了一米五,跟小大人似的。
    甚至有一些女性的身高,也就是一米五罢了。
    因此,如果小豆包她们愿意去冬令营体验一下,没有父母在身边的生活,许多年是很乐意放手的。
    “想!”
    俩孩子都异口同声地说道,旋即却又担忧道:
    “可是那个冬令营要去半个月呢,如果去了冬令营,我们就不能回京城过年了”
    旁边的秦淮茹闻言,笑着道,“那你们就不要去了呗,跟我们回京城过年。”
    “不行!”俩孩子马上又大声反对道。
    然而,她们还是纠结着,到底要不要去。
    许多年却开口了,“去吧,我支持你们去参加这个冬令营,去体验一下也好。”
    摸了摸小家伙们的脑袋,他接着道:
    “而且你们也长大了,你看,都快跟你们妈妈一样高了.”
    “这些年,你们也学了不少,是时候走出去,去看看这个世界”
    她们两姐妹听完之后,这才不纠结了。
    反正她们爸爸已经替她们决定了,那就去呗。
    另一边的敬哥儿跑过来捣乱道,他也想去参加冬令营。
    却被他哥小不点一把带走了。
    还那么小,参加什么冬令营啊?
    很快时间进入到了七零年的元月份,于光元这边也带来了好消息。
    内地那边同意在白云城建厂,也听取了许多年的建议,不就地取材,而是从海外进口。
    东南亚那一带,就有不少丰富资源。
    走华润公司的渠道进口到白云城,以棉兰岛当地廉价的资源,进口这些原材料,变得非常简单。
    无非就是航运费用罢了,但这一点,华润公司赚了呀。
    不过,并非所有的原材料都是从海外进口,有很多一部分资源,还是直接就地取材的。
    白云城很需要这样的机会,当然不会放过了。
    更何况,白云宾馆项目已经落地白云城了,再有一年就可以建成了。
    到时候许多年去白云城的时候,甚至可以直接入住白云宾馆了。
    内地那边很快就把生产好的无纺布、卫生纸、绒毛浆、高分子吸水树脂、PE膜、橡皮筋等材料,全部运输到港岛这边。
    港岛荃湾的工业区,一家名为舒服宝的婴幼儿公司,斥巨资买下一栋十二层的工业大厦,用于制造尿不湿等婴幼儿产品。
    所有原材料都是从白云城那边运输过来,舒服宝工厂直接组装制造就可以了。
    包装好之后的舒服宝尿不湿纸片,直接运往全家便利店,上架销售。
    中环,家乐花园,三十二层住宅房。
    “哎呀,宝宝又尿了,阿发你别码字了,快过来帮帮我呀”
    梁嘉韵看着尿湿的一大片沙发的小宝宝,还冲着她露出笑容,她抓狂得想要哭。
    因为她怀里还有一个两岁的宝宝,全靠她自己带两个孩子,自然是有些吃力的。
    至于家里的佣人,已经去买菜了,还没回来呢。
    所以,在书房码字的周继发,成为了她的帮手。
    两年前,梁嘉韵怀上大宝之后,她就从明月书刊辞职了。
    毕竟只是一个前台,工资只能说还过得去,但对比周继发的稿费,就无足轻重了。
    特别是去年,周继发又创作了一本还算不错的仙侠,每月稿费已经突破了十万港币。
    在人均工资只有四五百港币的港岛来说,月薪十万港币的周继发,已经非常吊炸天了。
    所以,梁嘉韵当了全职太太,家里的生活也没有太大影响。
    从书房出来的周继发,心情十分郁闷。
    但还是耐着性子,帮他孩子换好裤子。
    “好麻烦呀,那个阿姨跑哪里去了?下次去买菜买这么久,我就辞退她了”
    “好了好了,你快回书房去吧,我来照顾孩子。”
    见周继发生气了,梁嘉韵只好哄着他,让他赶紧回书房。
    他们很大,房间有不少,而且还有儿童房。
    等周继发回了房间之后,她就抱着两个孩子去了儿童房。
    就在这个时候,买菜的阿姨回来了。
    一进门,阿姨就开口说了一个好消息,那就是楼下全家便利店有好东西卖,有不少人围观呢。
    “纸尿裤?舒服宝?这是什么东西呀?”
    梁嘉韵闻言,面露好奇。
    可是阿姨也不是很懂,她只是听到了几句,好像是给婴儿用的东西,也不知道真假。
    “那好,下午我们散步的时候,去看看。”
    听说是给婴儿用的东西,梁嘉韵顿时上心了。
    到了下午,周继发结束码字,梁嘉韵便迫不及待地带着他和阿姨,一家人出发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