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自己倘若能够借着不记名弟子之谊,未来的路,想必也不会比那童贯差才是…… ##### 李乾顺不发一言,垂首而坐,跟前几位忠心耿耿的大臣,纷纷阴阳怪气地嘲讽仁多保忠与那昧勒都逋恬不知耻,背主投敌。 仁多保忠默默地静听,直到那几位臣工住口的间隙,这才朝着李乾顺一礼。 “陛下,大夏以百万之口,在两强相争之下,能延国柞百岁,已是极限。” “而今,宋国铁骑已至,王都已破,刀兵加身就在眼前……” 仁多宁保忠开口之下,屋内业已经静寂,只有他的嗓音在回荡。 而他所言,与那高璋的亲书降书大同小异,总之,降了,至少还能够苟活于世,说不定好好向大宋天子认个错,还能够得到夏国公的封爵。 倘若不降,下一刻,脑袋都得摘了,拿花椒,啊不……拿石灰腌起来,然后拿去给大夏诸州县的臣民欣赏…… 沉默了许久的李乾顺终于抬起了头来,看向仁多保忠。 “朕若降,可否有机会留在兴庆府?” 看着这位年轻而又善于谋算的大夏国主,想到自己这些年来被困禁于兴庆府的抑郁时光。 心中曾经后悔自己为什么想要降宋,而今却觉得自己太有先见之明的仁多保忠再次拜倒。 “……陛下何故难为于臣。” “……” “陛下,宅门外传来了喊话,还有半柱香,宋军,就要破门了……” 听着屋外传来惊惶的呼唤声,李乾顺苦涩一笑,缓缓起身,扔掉了身上那件华贵的毛裘。 “把朕……把吾缚上,我大夏,愿意降宋……” (本章完) 第(3/3)页